如何讓文案具備策略性?
一、戰略聚焦:放棄!找準關鍵目標,求精不求多,讓所有資源為該目標服務!
例如最近隨處可見的一組小米海報,各種吳亦凡的頭像統一指向一句話:拍人更美!簡單明了,連小孩子都明白這要表達什么,就像我家娃看到廣告跟我說:“媽媽,換小米手機啦,拍人更美啊!”無需消費者費力思考,聚焦一個點,更能讓人印象深刻!
二、定位關鍵競爭對手!
很多人認為『競爭對手』就是自己的同行,其實不是。競爭對手是一切跟你爭奪客戶資源的東西,在某個情境下,誰跟你爭奪客戶資源,誰就是你的競爭對手。
例如:針對在商場逛街的客戶,電影院的競爭對手就是同商場內的咖啡廳,服裝店等,而不是其他相隔較遠的電影院;而在大眾點評網上,電影院的競爭對手就是附近的電影院了,畢竟客戶目標明確,就是想看電影然后才去搜索電影院的。
三、揚長避短!也就是所謂的差異化,道理很淺顯,但要真正找到自己產品的優勢需要消耗不少的精力,分析競品,做好調查,不能盲目自信,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產品比競品有優勢。
四、戰術協同!統一作戰,不能相互扯皮,充分思考每一句話或者每個行動會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今天看的書不多,但早上突然想起一個問題:為什么消費者在特殊日子時消費能力會大幅上漲?例如親人生日,紀念日,外出旅游,節假日,春節等等,每到這種特殊日子,我都感覺自己花錢毫無計劃,平時覺得特別不值得的東西,到了特殊日子買起來就毫無心理障礙,這屬于什么消費心理呢?粗略翻看了李叫獸的文章,暫時沒找到針對這點所做的詳細分析,回頭我得找找相關解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