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的人們,動輒鴨梨山大?是滴。
自我要求、外在比較、聯網的通訊,當代社會的人們,尤其容易著急、恐慌。
25年前,姜昆先生的相聲《著急》,說的就是一大類火急火燎,著急忙慌的人們。
25年過去了,N個河東河西,早就滄海桑田了,然而,"急",依然是不變的主題。人們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焦慮。
其實,沒有必要,要么就改變提高,要么就接受安享。
舒適區和焦慮區之間,其實是有過渡的,那就是學習區。通過學習區,就擴大了舒適區,那么,之前的恐慌區就變成新的學習區了。再學習。打造學習區為舒適區,在于:刻意練習。
關于認識自己,有幾個象限。不斷擴大開放區和未知區,就好了。如何做?多說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的,多聽別人說自己不知道,別人知道的。就是多說多聽,多交流,口頭的,筆頭的。
拓寬開放區和未知區。在于,多說多聽。
~~~~~~~~~~~~~~~~~~~~~~~~
大家希望自己是一個什么樣子?
有人說:完美。
但是請注意,希望久了,就容易“生病”。
對“希望”執念太久之后,就變成“認為”了。
心里以為是這個樣子了,就要裝出一個這樣的樣子來,比如:“我要如何如何優秀,我要怎樣怎樣第一。”
最后裝成一個自己都不知道的樣子。始終端著,就很累,其實看起來很可笑。
太要臉,就會端著裝著,就會很累。
太要臉,錯失很多人生的機會,失去了很多人生的樂趣。得不償失,往往。
太要臉,過度要臉,其實是一種自戀。有一點要臉,可以催人上進。
太要臉,其實是帶著面具的面具人。潛臺詞是:我受不了自己沒有那么好。
太要臉是特別害人的事情。重要機會,重要事件,如果太要臉了,結果并沒有那么好。
如何做到“不要臉”?
自嘲,是特別高級的自我防御機制,避免心理一些不好的感受。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同時自我覺察,要臉到底要的是什么東西。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給自己允許,就不需要那個面具了。
屏幕前的你,get到了嗎?
九子真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這是馮唐先生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