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給要出差的父親染頭發,他又念叨了結婚的事。
“覺得差不多就定下來吧,我覺得那個小伙子能有房子,工作又穩定,挺好的,再過兩年你就三十歲了,還有混到什么時候?年底你弟弟就要準備結婚了,你自己是不是要想辦法在他前面…”
對于以上這樣的談話,這幾年已經重復了太多次。相過無數的親,在親戚朋友間儼然成為了個大家爭相打趣的角色了。
最離譜的一個是母親打點滴時隔壁針灸的小伙的父親的同事的兒子,還有姑姑家裝修時裝空調的師傅的兒子,有時候我很佩服他們的熱心腸,我想等到我到了跳廣場舞的年紀的時候我會這樣熱衷連連看的游戲嗎?
然而每次都辜負了他們的好意,很內疚。好像臺后導戲的人,在操縱著兩個沒有默契的演員,怎么搞都搞不到一塊兒去。臺下看戲的人就會指責演員沒默契不專業,演員也會懷疑是自己的錯。可是真的是演員的錯嗎?
相親最后的結果如果不是結婚,那就是很難堪或者是老死不相往來!這幾年我也把身邊的親戚朋友得罪光了,現在終于落的個清靜。
我想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最愛的人是自己,所以不想因為形式上的婚姻,委屈自己跟一個沒有感情聯系的人強行發生愛情。我不想自己委屈,也不想對方尷尬。那些告訴我愛情可以在婚姻的狀態下培養出來的人,就是開始告訴我愛情不存在的那些人。
我可以沒有青椒肉絲那就點香菇雞塊。芝士蛋糕賣完了,那就換草莓椰奶。凍檸檬茶限購,只有烏龍茶也行。第二杯半價買不了,那就找后面的人湊單。
但是最愛的人,沒有遇到就是沒有遇到。沒有最愛的人,我就拼命愛自己。任性也好,固執也罷,本來作為rocker的我就沒打算跟這個世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