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姑娘,今年33歲,看標題你已知道了她的婚姻狀況。
之所以說是非黃金剩女,一是姿容中等,而是學歷、工作普通,三是家境,你肯定知道樊勝美吧,情況差不多。她說我不是黃金剩女,感覺連白銀剩女也算不上,是青銅剩女吧。有人笑,青銅斗士太嫩了!你現在已是斗戰剩佛了!
她從農村走出來,大學是家鄉一師范類大專,學的是數學教育,中學時各科成績里最差的是語文。對比我深信不疑,語文好的姑娘我是能看出來的(請原諒我稍微神話一下)。剛來北京時,住回龍觀,乘著公交車跑遍大半個城,管它刮風下雨還是烈日,只要有面試機會就去,大半個月下來還是沒有合適工作,不敢吃葷的,夜里也睡不安穩,眼看著精力和錢包都快掏空時,她陰差陽錯地干了份審稿的工作。就是審核書稿上的錯別字、排版錯誤等。
她說選擇去那兒面試也是饑不擇食了,她不擅長文字啊閱讀啊之類的,心想著去看看有沒有數學類的書稿啊試卷啊或許自己還干得了,去后她就明白了自己不適合,但主管很熱情,她只好客氣地說我考慮一下,她不明白主管怎么看上她個學數學的。當然現在她明白了,一是廟又破又小,大和尚不來,人不好招。而是工作枯燥,需要耐心,要求人不急不躁。三是高中畢業基本就能干,大學專業不重要。
她想著,干半年攢點錢,然后再用精力找別的工作。哪知家里人知道她找到了工作,三天兩頭兒打電話詢問工資多少,啥時候發?她說記件工資,自己不熟練呢,目前只夠吃飯穿衣租房,家人一下就不高興了,說那你這大學不白念了么!她于是拼命看稿,春節時,她工作已半年,攢下三千多,給了家里三千,她說給他們錢時我想到的不是我媽需要經常吃藥,不是我爸得給我弟弟蓋樓娶媳婦,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要開開心心過個年,有尊嚴地過個年。父母供我讀書不容易,我怎么給他們錢時首先想到的不是為他們排憂解難啊?我說想沒想到你都做到了,你盡力了。
過完年回京后繼續拼命看稿攢錢,家里不間斷地給她要錢,理由豐富多彩。以至于工作第一年顆粒不剩,第二年,看稿的速度跟質量都提高不少,但她沒告訴家里漲工資的事,這樣才慢慢攢下來一些錢,這期間她也在留意其他工作,可收入不錯又體面自己又喜歡的真心太難找。更何況相關經驗很重要。第三年,一個待遇好點兒的公司把她挖走,當然還是看稿。她說我是理科生,看稿不磨嘰,內容看過就忘,情節更不關心,我只對錯別字敏感,而且錯別字經常就那些,大都是五筆打字時的手誤,實在遇到不會的,就問別人或電腦搜索一下,很快解決,排版錯誤更簡單,就在那擺著。很多中文畢業的反而沒我看得快,因為他們關心稿子的內容和情節。
她還是不喜歡那份枯燥的工作,但是太需要。在新公司工作了約半年,除去隔三差五給家里的錢,她自己也存下一萬多,這時有同學介紹她去一家課外輔導機構做中小學數學老師,有底薪,但以課時費為主,雖專業對口,但無經驗,頭半年課程安排會少些,工資也較低。她愿意去,專業對口,工作靈活度高,薪酬上升空間大,有經驗的老師時薪一百起步。正當她準備辭職時,家里火急火燎地找她,說她弟弟出事了,在廠子里跟人斗毆打傷了人,現在局子里呢,罰款和賠償金將近三萬塊,她一下子感覺渾身著火了似的難受,沖著電話朝爸媽嚷都是你們給寵慣的!放下電話她就請假、定票,連夜坐火車直奔西安弟弟的廠子,自己的錢不夠,又跟同學借,加上爸媽湊的五千塊,她弟弟算是沒事了。
回京后,債務在身,她需要這份還算不錯的工資,于是想著再堅持半年把借款還完,她太需要錢了,看稿速度飛快,主動要求加班加量,這時海淀區有家出版社悄悄打電話給她說是希望合作,能去出版社當然好,雖然是合同工,但少了代理公司這層盤剝,同樣的看稿量工資可多出不少。她順利去了出版社,那里有編制的人都是悠悠嗒嗒的干活兒,她說對比自己那些人可真是又懶又閑啊!她拼命看稿,閱稿量是體制內員工的二倍,收入卻差不多,她說很滿足了,朝九晚五,環境好,收入也比以前高。但總覺得哪兒不對,原來,現實的種種模糊了她內心真正的聲音:看稿本身不能給她帶來任何樂趣,就算換了不錯的地方依然如此,唯一的樂趣是工資打到卡上的時候。借款還清時她又萌生了辭職的念頭,不過沒那么堅決了。畢業四年了,她快二十六歲了,期間有男孩向她表示過心意,沒有多少感覺,也沒有精力和心情。她整日忙碌如機器,快忘了還有男女間的歡樂,也一直覺得自己不大呢。這一回頭,時間這東西,讓她怕了。這工作雖不喜歡,但習慣了,順手了,這幾年下來,她也看到了各種工作都有它的艱辛與不易,除去薪酬因素,既然沒有自己十分喜歡的工作,還有沒有必要從一個不喜歡的換到一個暫時不討厭的?
糾結著又快春節了,家里說給她約了相親,對方英語本科學歷,收入不錯,在一家金礦企業擔任翻譯,長相斯文,愛看書,一說她在出版社工作,對方很是鐘意。她聽著也不錯,正式見過后情況屬實,兩家又離得近,只隔著一條河,于是就定了親。過了些禮金,合了她爸的心意。那個男孩雖然長相中等,但知識面廣,說話簡潔有條理,語氣和語速都剛剛好,關鍵是聲音很好聽。這讓她崇拜又心虛,她不愛看書,知識面窄,聲音也不甜美,表達能力很一般,她不知道男孩對于她在出版社工作有何期待,反正她心虛。男孩是連續上一個月班然后連續休半個月假,每次休息公司都報銷來回機票,這樣每隔一個月他們都能小聚一下,增進了解。每次在一起她都小心翼翼地說話,盡量配合著男孩去表達,這種情況下她當然沒有再想著去換工作,因為男孩覺得這工作挺好。
不到半年時間,她感覺出了男孩對她有些許厭煩,沒有吵架沒有矛盾,就是直覺。果然有一次休假,男孩沒飛回來,說是有外商想去西安游玩,請他做翻譯,報酬不菲。她知道不僅僅是這個原因。緊接著一次休假男孩也沒來北京,說是直接回家陪陪家人。回家是路過北京的,半個月的假期呢!她徹底明白了,她不問,她等著男孩說分手,這樣她爸也怨不著她什么!她是很難過,但很清醒,也很輕松。來京好幾年了,她第一次去了商場專柜買衣服,品牌衣服是不一樣,天生衣服架子的她立刻氣場滿滿,潮范兒十足。又去買了鞋子、包包,做了頭發,馬上土妞大變身,光彩照人。站在鏡子前,她突然想,要分就分吧,沒什么大不了。她本不是淑女,在男孩面前裝了大半年,突然想好好釋放!周末也不窩在家里加班看稿子了,她出去玩兒,拍照,發到社交帳號上,引來一片贊嘆。都說變化好大啊,有愛情滋潤就是不一樣!她無語,現實好諷刺。
已經有一個多月男孩沒聯系她了,她不奇怪,她奇怪怎么還不說分手?難道是他家里勸他了,他在猶豫?男孩很快就打來電話,說看到照片了,去哪兒玩兒了?看你很開心啊。她說就在北京唄,不像你飛來飛去,男孩說這倆月是真忙,你別生氣,這次休息去看你。她想見一下也好,自己也不想裝了,想徹底攤牌。男孩來了后不但沒提分手,反而圍著她轉,說她變化好大,連說話都不一樣了。她認真得說我沒變,這才是真實的我,雖然天天跟文字打交道,但我不愛看書,脾氣也不太好、馬馬虎虎,經常丟三落四,也不會做家務。男孩說不要緊,我看完書講給你聽,我細心,也會做家務,結果是倆人繼續談戀愛。
定親滿一年時,雙方家長都建議結婚,男孩沒意見,她卻說這半年工作忙,緩緩再說,事實上這一年來她放松下來與男孩相處時留意到了男孩性格里的一些東西是她很難接受的,比如花錢太精打細算,做事規矩無魄力,太愛看書,業余活動單調,總之他是個過日子的人,但也挺沒勁的。她想是不是自己太不現實?兩個人互補是不是也挺好的?后來男孩看出了她的心思,她也坦白了她的想法,男孩說過日子要互相包容,以前沒看出來你花錢有點兒大手腳,婚后要收一點兒,以后我盡量少些時間看書,豐富業余活動,你也培養下閱讀興趣吧,我們會更有共同語言。男孩說了很多,很真誠也很有道理。不過在她快二十八歲時還是選擇了跟男孩分手。
家里氣炸了,要是結婚的話馬上就能收到彩禮錢,這下可好,主動提出退婚,訂婚的禮金得原封退回,她爸死活不同意,她也沒指望她爸退錢,自己把禮金錢全額退回。她依然呆在出版社,家里依然不斷跟她要錢,說得給她弟弟蓋樓房娶媳婦,不然就只能找個越南媳婦,房子車子都無要求,出八萬就能領到家,但后患無窮,沒準兒哪天就跑了,追不回來還得重娶,到時更難。來京七年了,她二十九了,突然覺得好累好害怕。周圍不斷有人給她介紹對象,雙選的事,有時很無奈。31歲時,家里父母都快不認她這個女兒了。每次過年還必須硬著頭皮回家,因為父母安排了相親,她也不排斥,也想趕緊嫁出去,就想找個有趣有意思能一起玩鬧彼此輕松的人,可是好難。
終于在家里安排的相親中遇到個有趣的人,大她兩歲,有過一次很短暫的婚姻,中專學歷,畢業后就跟家人一塊經營養豬廠,生意很好。她說哪兒都好,就是沒文化,她原本覺得自己不愛看書,天天看稿也沒往心里去過,挺沒文化的。可跟養豬的一起自己一下變成了文人,覺得跟他深聊不了什么話題,可他的性格很好,經濟條件也很不錯,有時壓力太大太累真想嫁他得了,但總歸是沒有。她爸強力建議她嫁給養豬的,說是自己年齡大了,工地上的活兒干不動了,總算給她弟弟蓋起了樓房,可要結婚還得準備彩禮錢、辦婚事買東西的錢,差不多還要二十萬。養豬的曾經拿著二十萬給她爸,說先用著,啥時候有了再還。沒經她同意她爸沒敢接,也怕鄰居說閑話。
到現在,三十三周歲都過了,她只存下十萬塊,不免感慨,上了那么多年學,增加的只是期望值。三十多歲的老女孩兒早該過了迷茫的年紀,可她說我依然在恬不知恥地迷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