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手機備忘錄時,發現了一句話,應該是去年參加一次軟件大會時記錄的,當時就挺有感觸,現在更有感觸了。
“當我們完不成任務的時候,只能選擇我盡力了 ”
開發團隊在架構、設計或編碼時從短期的角度選擇了一個易于實現但不是很優的方案,就會欠下技術債務,當技術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嚴重影響效率,開發進度在老板眼里始終不滿意,總是達不到工期的要求,在這種始終完不成任務的情況下團隊只能靠大量加班解決,大量加班導致了又沒時間去嘗試一些新的改進措施(架構改進,代碼重構等),大量加班且無法獲得提升的情況下,開發人員流動非常頻繁,新人又造成了更多的技術債務,周而復始惡性循環,最終到了要么變要么死的地步,當時演講的嘉賓就是被挖來改造系統的負責人。
嘉賓參與后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團隊里有這么一種文化,很多人都有改進系統的想法,甚至有的人有一些具體方案,但是誰也不敢嘗試,因為花時間嘗試必然會導致短期內交付完不成,老板只關心客戶交付肯定不同意。雖然不改進,單純的大量加班也依然完不成,但兩種完不成的性質不一樣,前者看到的是你沒把客戶放到第一位,不考慮交付,亂嘗試新的技術和方法,問題在你;而后者看到的是你天天加班極其負責,你已經盡力了,但工作實在太多,問題在客戶。甚至第二種獎金一般會很高,不高人就跑了,反倒更沒人給你加班干活了,而第一種責任在個人,獎金反倒會低。
踐行
想想自己的團隊,時刻警惕出現這種“只能選擇我盡力了”的現象。團隊方面要能做到暢所欲言,功勞苦勞搞清楚,技術上長遠考慮,客戶層面也多引導溝通,管理方面多考慮全盤,而不關注某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