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好故事的奧秘

《你能寫出好故事》


01 概要

如何才能寫出好故事?

人類對于故事的認知奧秘是什么?

寫故事是否有套路或原則?

秘訣就在于本書中,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四個部分來講述:

《你能寫出好故事》整書框架


02 如何寫故事的開頭?

2.1 從第一頁第一句話開始,就要吸引讀者

奧秘:我們在故事中思考,這讓我們能預見未來。

原則:從第一句開始,讀者就得想要知道接下來發生什么。

* 從第一句話開始,讀者就得想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 我們知道這是誰的故事嗎?

* 是不是從第一頁開始某件事就在發生?

* 正在發生的事情里面有沒有矛盾存在?

* 第一頁里有沒有什么處于危急關頭?

* 有沒有一種“不是所有事情都像表面看起來那樣”的感覺?

* 我們能不能瞥見足夠的“藍圖”以得到那把至關重要的碼尺?

2.2 突出要點,所有的東西都要有存在的必要

奧秘:當大腦講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某種東西時,它會過濾所有不必要的信息。

原則:要抓住大腦的注意力,故事里的所有東西都必須有存在的需要。

* 要抓住大腦的注意力,故事里的所有東西都必須有存在的需要。

* 你知道自己的故事所傳達的意義嗎?

* 你知道自己的故事對于人性的表述嗎?

* 主人公的內在問題、主題及情節有沒有通力合作來回答故事問題?

* 情節和主題是不是緊扣故事問題?

* 你能不能以一個簡短的段落概括故事內容?

2.3 ?以情感為基礎,沒有感覺就沒有閱讀

奧秘:情感決定了一切事物的意義--沒有感覺就沒有意識。

原則:所有故事都以情感為基礎,沒有感覺就不是閱讀。

* 情感決定了一切事物的意義—沒有感覺就沒有意識

* 所有故事都以情感為基礎,沒有感覺就不是閱讀

* 你的主人公有沒有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產生反應?

* 如果以第一人稱寫作,那么所有的事情是不是都通過敘述者的角度進行了篩選?

* 有沒有確保社論不會跑出專欄以外的地方?

* 有沒有運用肢體語言來講述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

03 如何寫故事綱要?

3.1 ?明確主人公想要什么

奧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目標為導向,而我們最大的目標就是弄清楚他人的動機,從而更好地實現我們自己的目標

原則:缺乏明確目標的主人公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故事也就無從發展。

* 你知道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嗎?

* 你知道你的主人公為什么有這樣的渴望嗎?

* 你知道你的主人公的外在目標是什么嗎?

* 你知道你的主人公的內在目標是什么嗎?

* 你的主人公的目標有沒有迫使他去面對某個特定的長久存在的問題或恐懼?

3.2 明確主人公問題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奧秘:我們看到的世界不是它實際的模樣,而是我們認為的模樣

原則:你必須確切地知道,主人公的世界觀合適、為何發生了變化

* 你知不知道故事為什么發生在那一刻開始?

* 你有沒有揭露主人公恐懼和渴望的具體來源?

* 你有沒有讓故事中的人物向你揭示他們最深最暗的隱秘?

* 寫人物生平的時候,你有沒有做好足夠具體?

* 你知不知道這故事走向何方?

04 如何寫故事的發展?

4.1 通過具體的形象來體現抽象的思維

奧秘:我們不依賴抽象思維,我們通過具體的形象來思考

原則:任何概念性的、抽象的或者一般化的東西都必須在主人公身上具體有形地呈現。

* 你是否已經把每一個“籠統”的表達換成了“具體細節”?

* 在常見的幾個地方是否有細節缺少?

* 你的讀者是否讀一遍就能找到你所寫的隱喻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對應物,并且領會他們的意義、將他們在腦海里想象出來?

* 是不是所有“感官細節”—某物的口感如何、觸感如何、外形如何等—都有其存在的實際原因,而不是因為“本來就是這樣”?

4.2 ?讓沖突成為故事發展變化的推動者

奧秘:大腦本能地頑固抵制變化,即使是好的變化。

原則:故事是關于變化的,二變化只會源自不可避免的沖突。

* 你有沒有確保未來沖突的種子從第一頁開始已經萌芽?

* 你有沒有建立“對抗組”,以便讓讀者意識到主人公進退維谷的具體處境?

* 這沖突有沒有迫使主人公采取行動,不管他是找理由逃避,還是真正發生改變?

4.3 凡是可能出錯的地方一定要出錯

奧秘:大腦利用故事來模擬我們將來可能如何應對困難。

原則:故事的任務是讓主人公經歷測試即使在他最瘋狂的夢境里也不會認為自己能通過的測試。

* 是不是所有能出錯的事情確實已經出錯了?

* 你是不是已經把主人公埋得最深的秘密和藏得最嚴實的缺點暴露出來?

* 你的主人公是不是憑自己的努力掙得一切,也為失去的一切付出代價?

* 你的主人公試圖改善局面的每一個做法是不是都會讓情況惡化?

* 反對力量有沒有具體的化身?是不是當前存在而且積極有效?

05 如何寫故事的結尾

5.1 構建故事的原因與結果關系

奧秘:從出生開始,我們大腦的基本目標就是構建因果關系

原則:故事從開始到結束都遵循“原因與結果”的軌跡

* 你的故事有沒有從第一頁起就沿著因果關系的軌跡前進,所以每一個場景都發生在他之前的那個場景引發?

* 在你的故事中,是不是所有的因果關系都圍繞著主人公的追尋目標(即故事問題)展開?

* 你的故事中外在事件(即情節)是不是通過不斷發展的有關主人公的內在因果關系推動?

* 你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做第一個決定的時候,他的思考過程是不是總是清晰可見,尤其是他在某件事上改變心意的時候?

* 每一個場景是不是都遵循“行為,反應,決定”的模式?

* 你能不能回答出故事中的每件事對于的“結果呢?”這一問題?

5.2 涉及有意的鋪墊與后續的呼應

奧秘:大腦厭惡隨意性的行為,它總是把原始數據轉化成有意義的模式,以便更好地預測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原則:讀者總在尋找模式,對你的讀者而言,故事中的一切要么是鋪墊,要么是呼應,要么是正從鋪墊走向呼應。

* 有沒有任何無意的鋪墊潛伏在你的故事里?

* 有沒有清晰的一系列事件—一個模式—開始于鋪墊并終止于結果?

* 這些“點”能不能構成意義?

* 你的鋪墊引起的結局從邏輯上來看是否可能?

5.3 前后呼應,回歸當初

奧秘:大腦會整合過去的回憶,來評估當前發生的事情,從而賦予它意義。

原則:伏筆、倒敘、次要情節必須立即讓讀者深入了解故事的主線正在發生的事情,即使其意義會隨著故事的展開而發生改變。

* 在主人公與故事問題做斗爭的過程中,是不是所有的次要情節都會對他造成外在或內在的影響?

* 當你進入一個次要情節或倒敘的時候,讀者能不能感覺到它必須出現在那個時刻的原因?

* 回到主要情節的時候,讀者是否會從那一刻起以新的眼光來看待事情?

* 在主人公做出某件不合常理的事情時,你有沒有在這之前埋下伏筆?

* 你有沒有給過讀者足夠的信息來理解現在的情況,所以某個人物的言行不會讓他懷疑自己是否錯過了某件事?

06 利用本書的原則來分析電影《戰狼2》

* 了解小說及電影的結構方法,能夠快速解讀他們想傳達的理念。

* 自己在涉及故事題材的寫作時,能夠明白對故事類題材的講述方法。

我們試著用這本書所講的原理來分析電影《戰狼2》:


戰狼2海報

6.1 開頭:

1)水下激戰海盜;

2)狠揍強拆者;

3)部落沖突突然發生

6.2 要點:

英雄孤膽復仇,激戰海外雇傭軍惡勢力,并拯救僑民,展現國家實力的故事。

6.3 感受:

1)拼酒時的憂愁;

2)對非洲朋友的友善;

6.4 目標:

1)尋找兇手;

2)拯救同胞;

6.5 道德前提:

1)血債血償;

2)拯救危難;

3)強大的祖國是每一個海外公民的有力支撐。

6.6 細節呈現:

1)多個面部表情特寫;

2)胖娃、胖媽的表演;

3)敵方情侶的細節。

6.7 沖突&變化:

1)和女主的感情變化;

2)張翰的轉變;

3)于謙的態度變化

6.8 出錯:

1)沙灘突發槍戰;

2)陳博士的死;

3)感染拉曼拉病毒;

4)直升機墜落;

5)坦克沒有炮彈

6.9 原因與結果:

1) 為何去非洲;

2)敵方的進攻目標;

6.10 鋪墊與呼應:

1)pasha小姑娘與感染病毒的治愈,及敵方瘋狂進攻的原因;

2)花紋子彈頭。

6.11 回歸當初:

1)吳京和余男的愛情故事;

2)去非洲闖蕩的原因;

3)做牢的原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