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細細想來,這大概是我接觸的第一首秦觀的詞。
豆蔻年華嘛,喜歡一切輕盈、好看的事物,再來點兒淡淡的愁和惑,對一個小小的文藝女來說,就極具殺傷力了。所以一看到“自在飛花輕似夢”這句,就陷進去啦。
今天仔細品來,依然嘆服于這首詞的精巧和秀美。
整首詞就是講閑愁。所謂閑愁,我覺得就是閑著沒事干而強說愁。從“小樓”、“畫屏”和“寶簾”幾個詞中可以猜測,主人公家里環境應該也是不錯的。不用為生計忙碌,在家里閑著無聊,于是傷春一番。十足典型的富家小姐的日常生活。
早春時節,沐著“漠漠輕寒”登上小閣樓?!澳眱蓚€字蠻妙的,感覺能寫出寒氣的寬廣感,像是煙霧般輕輕籠罩周身。
明明就是春天的早晨,但天氣煞是陰沉,倒像入了深秋。這個“無賴”應該取“無奈”的意思。這里用“無賴”這個詞,恰恰很有年輕小姐的語氣,似是一種淡淡的嗔怪和抱怨。
第三句開始,一直到整詞結束,虛實結合中描寫的都是小樓上的景。淡淡的煙(可能是空氣里的潮濕霧氣),潺潺流水(是窗外的溪水,抑或屋子里裝有水的擺設?),畫著精美圖案的屏風,鑲著珠寶的簾子,這些都是很典型的閨閣景象。
但“幽”和“閑”兩個字的出現,就立時把秦觀和溫庭筠、韋莊之類的區分開來了?!坝摹?,是景中的微妙而沉靜;“閑”,是心里的清寂和空虛。所以這首閨閣詞一點兒也不艷,反而盈溢著自然的雅致。
一直以來我最喜歡的還是中間這兩句,“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實在很難想象,心思要多細膩、敏捷,才能想出這等比喻。因為一般人總是把抽象的東西比喻成一個具象的物體,方便理解。但這里,卻是倒過來,把花比喻成夢,把雨比喻成愁。
飛花輕盈,像夢一樣縹緲、難以捉摸;雨絲纖細,如愁一般細微,像歌里唱的,“無聲又無息,出沒在心底?!?/p>
單是這兩句,就足以把秦觀列入最好的婉約派詞人之列了。
我有時候覺得一首詩詞其實和人一樣,也具備了不同的氣質。比如這首《浣溪沙》,不知為何,它總是給我一種少女的感覺,清淡而纖細,憂傷卻又有些天然的輕松。如豆蔻梢頭,春來初俏,叫人心生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