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時間的形狀》
作者汪潔。這是一本相對論的入門科普讀物,它糾正了我們對于相對論普遍存在的幾個誤區,給我們解釋了廣義和狹義相對論的基本概念。相對論作為牛頓力學之后最經典的物理學理論,對它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是必要的,通過它,我們可以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看待世界。
誤解
1,什么都“相對”
相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相對,跟著感覺走,就是相對論。
2,相對論就是制造原子彈的。
美國當時不信任愛因斯坦,雖然一邊確實在搞原子彈研發,另一方面基本上是對愛因斯坦進行消息封鎖,所以愛因斯坦沒有參與這項工作。你不懂相對論,一樣研究原子彈。
什么是科學?
1,所謂的科學并不是絕對真理,隨著科技的發達和認知的進步,它可能會被不斷突破。
2,科學必須滿足可證偽性。這是它和偽科學最大的區別。
3,奧卡姆剃刀原理
我們對一個現象會做出很多假設,那么假設簡單的,和做出很多復雜的假設,兩個相比,假設簡單的這個,我們基本認為它是真理,而認為假設復雜那個,基本上認為它是謬誤。
只要是無法感知或無法檢測到,那我們就基本不認為它存在。
4,思想實驗
很多時候實驗條件不具備,我們可以用大腦去邏輯推理一番,來得出實驗結果。這是一種非常常用的實驗方法,人類認識世界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思想實驗。最著名的就是伽利略的輕球重球實驗。
相對論的誕生
牛頓力學解釋了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問題,它的理論前提是時間和空間是固定不變的。它在解釋光的時候出現了問題,無法解釋在任何情況下光速都是固定不變的這一現象。
愛因斯坦結合前人的經驗提出,光速是永遠固定不變的,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的。
光速會導致時間膨脹和空間收縮。
質量就是能量的一種,它在這種情況下表現為質量,在那種情況下就表現為能量。E= MC2
在亞原子狀態存在超光速,但是在宏觀中相對論在目前來講是絕對正確的。
以上是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我們看明白,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意思。
根據相對論的觀點,愛因斯坦提出了黑洞和蟲洞的理論。
讀了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感受是,不要給自己的思維設置一個框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未必是真實的。當我們不知道事情真假的時候可以采取思想實驗的方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