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果你不擅長商業交流,那么這本《重要的事情說3點》可以幫助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作者:八幡紕蘆史)
? ? ? 作者認為要想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并采取行動,你需要做好三件事:
? ? ?1、感情--讓對方愿意與你溝通。
? ? ?2、邏輯--讓自己的語言有重點,邏輯能被對方理解。
? ? ?3、利益--讓對方看到明確的利益,將它們和行動掛鉤。
(一)、讓對方愿意聽(感情)
? ? ? ? ?如果你是公司經理,需要和其他公司的人員會談,你會愿意一個表達流利的人的匯報,還是一個緊張,說話條理不清晰的新人匯報呢?答案自然是前者。
? ? ? ? ? 作者在本書為新人提供的建議是:先說有3點,逐條說明。
? ? ? ? ?這種先說“有3點”的好處是在開始就給對方一種有條理和自信的感覺。在這里,作者還分享了一個應對第3點說不出來的小技巧:反問對方第3點可能是什么,借由互動,化解尷尬。
? ? ? ?先說“有3點”這種方法還可以運用工作中的分配任務的場景:為了明天的會議,希望你做三件事:準備資料、聯絡參會者,確認會議室是否可用。將具體事項羅列出來,避免“為明天的會議做準備”這種抽象的表述,既讓對方不會產生“”要不要加班,還是拒絕“”的心態,也能讓對方明確需要做什么。
? ? ? ? 此外,作者介紹了對話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避免引起對方反感。如糾正口癖(如“額”、“這個嘛”一類在一段對話中反復出現的詞語),就可以用沉默3秒的方法,既可以消除口癖給對方帶來不適感,又讓對方有時間消化你之前說的內容。
(二)、讓對方聽得懂(邏輯)
? ? ? 如何讓對方接受我們的觀點呢?我在這里介紹作者給出的兩個套路:事實-意見-感情,結論-理由-結論。
(1)、事實-意見-感情
? ? ? ? 這種方法適合用于親密關系,比如你的愛人經常加班,還要陪小孩寫作業。這時你可以這樣說:“親愛的,你最近一直加班,還要陪孩子。(事實)要不,我陪孩子吧,你早點休息。(意見)看你這樣心疼啊。(感情)”一個暖男的形象很具體吧。
? ? ? ?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工作中,我結合我同事的例子把它改成:問題-方案-需要的幫助。你看怎么樣?“領導,試劑公司說您的試劑要下個月才有貨,(問題)他們給了另一家的試劑,費用會超出預算5%(方案),我待會發資料給您看看,可以的話就麻煩您和老板匯報一下。(需要的幫助)”這樣的匯報讓領導了解員工的工作進展,也知道了自己能做的事,你不妨試試。
(2)、結論-理由-結論。
? ? ? ? 向目的性很強的老板匯報,或者你有非常充足的理由時,這種方法就很實用。作者還介紹使用這個套路的技巧:
? ? ? ? A、數據例子都給了,領導不買賬?做同行比較。(價值基準)
? ? ? ? ?員工:“領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比去年的增加了50%,實現了飛躍式發展。”
? ? ? ? 領導:“還有嗎?”(是不是因為今年的經濟發展好呢?)
? ? ? ? 員工:“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的增長率為10%,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我們還是能穩坐業內第一把交椅。”
? ? ? ? ?領導:“很好,好好加油吧。”(超過別人,這才是真的好。)
? ? ? ? 如果領導對數字敏感,熟知行業發展規律,可能50%對他們而言就是很理想的結果。但如果領導對單個數字不敏感,那么就需要用同行或競爭對手的數據更全面地驗證你的觀點。“不怕識貨,就怕貨比貨”說的也是一樣的道理。(詳見課程16)
? ? ? ? B、如何提高建議被采納的成功率或理由這么多怎么挑選?從want(意愿)、can(能力)、must(必要性)入手。
? ? ? ? 在課程20中,作者舉例說明一份有說服力的企劃案能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 ? ? ?“這個企劃案真的是‘想要做’的事情嗎?”
? ? ? ? “這個企劃案真的是‘能做到’的事情嗎?”
? ? ? ? “這個企劃案真的是‘必須去做’的事情嗎?”
? ? ? ? 在企劃案的哪一部分回答這三個問題呢?自然是理由了。想提高成功率,不妨看看你的理由能不能回答這三個問題。同理,當你對你的建議有了充足的理由,你也可以從意愿、能力、必要性這三方面分析,挑選出最適合,提高成功率。看過《結構思考力》的人可能猜到這不就是“論證類比”的“證”(以上統下)嗎?在我看來,它是在此基礎上回答該從哪些方面論證你的觀點的問題。這,值得深入學習。
(三)、讓對方有行動(利益)
? ? ? ? ?我曾經一度渴望擁有條理清晰的口才,覺得把道理講明白了,別人自然會按你說的做。結果我前領導點醒了我:“你不把好處給人說明,誰會按你說的做呢?”這種觀點與作者的觀點不謀而合。改變別人行動最好的“魚餌”就是利益,你只要給對方展示這點就好了。很多時候,就是這點沒做到位,導致了“說了這么多,你怎么還不改?”的情況發生。
? ? ? ? 好道理=正確性+對方關心的利益
? ? ? ? 然并卵的道理=正確性+對方不關心的一切
總結:
? ? ? ? 這是一本語言簡潔,有多種場景案例的書(談判、請假、匯報等等),值得一讀再讀,深入研究,適合渴望提高口頭交流水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