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索掙斷繩索,離開了執(zhí)政議會,然而他并沒有獲得自由,相反,從此走上了一條生死逃亡與尋找真相之路,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便是:長路漫漫,唯劍作伴。
此刻,他步伐所至,目之所及,盡是所珍視的艾歐尼亞大好河山、風土人情,這份珍視并未因艾歐尼亞的誤解和追殺發(fā)生絲毫改變。對于長者的死亡,亞索自知負有重責,而艾歐尼亞人是絕對不會放過刺殺長者之人的,不幸的是他被認為是刺客、是叛徒、是畏罪潛逃的兇手。亞索飲盡壺中美酒、再醉千次也想不明白個中緣由。亞索是艾歐尼亞的天才劍客,然而,他不僅不能執(zhí)劍披甲于戰(zhàn)場之上橫掃千軍,且不得不與追逐討伐他的艾歐尼亞同族之人豆萁相煎,每念及此,亞索無不腸斷,潸然淚下。
亞索于一參天古樹之前停下腳步,古樹枝繁葉茂,如傘蓋遮天蔽日,古樹右側(cè)立一劍型石碑倒插入地,雖為石刻,劍刃爍光,劍柄呈龍鳳交織狀,龍似動、鳳似舞。石碑之上刻有諸人姓名,亞索輕撫石碑,長嘆一聲。此碑乃艾歐尼亞劍客舉辦學成禮之所,在古老的艾歐尼亞,劍客擁有獨特的地位,每一個學成之人擇吉日,在執(zhí)政官的主持下,在親友家人的陪伴下,在眾多學員的羨慕和見證下,持劍將己之名姓刻于石碑之上,便意味著其劍法已成,可離開劍術(shù)場自謀他路了。此碑乃奇石所致,非尋常人所能刻畫,若劍術(shù)不精,其劍雖利,觸石碑即斷;若劍術(shù)精湛,其劍尤鈍,觸石碑亦折。能留名姓于石碑之上者,唯劍人合一、刃利術(shù)精者可也。
亞索抬頭仰視,往事涌上心頭,其學成之時,刻名姓于石碑之日,艾歐尼亞諸長官、親友鄰居、同輩劍客盡皆到場,長者亦于遠處觀望,那時的亞索,不失為整個艾歐尼亞的寵兒。執(zhí)政官宣讀禮儀完畢,即拜天地、祭山水,侍衛(wèi)喚亞索接劍,易取來美酒一壺贈予亞索:“人生極限,豈能少了美酒相伴。”亞索豪飲,謝過易,拜過執(zhí)政官及觀禮諸人,拔劍而起,借風之力,懸于半空,左右揮劍,上下騰挪,疾風起,眾人搖。
待亞索立于地面,石碑并無其姓名,在眾人驚詫之時,亞索自顧笑了,只見礫石滾落,塵土撒下,“亞索”二字即現(xiàn),刻于石碑最頂端,好不顯眼,喝彩之聲,不絕于耳。此后,亞索自詡艾歐尼亞第一劍客,盡管易、艾瑞莉婭等人并不以為然。
亞索抬頭仰望,易、艾瑞莉婭諸人姓名猶在,而自己所刻“亞索”二字已被抹去。亞索搖頭自嘲:“他日之寵兒,今日之要犯,今兮往兮,為之奈何,哈哈哈…”一陣風吹來,夾雜著不遠處劍術(shù)場學徒整齊劃一的句式口號,亞索聽了,心中凄惶,“愿吾尋得真兇之前,不見爾等;若以刀劍相交,吾心何忍?”
亞索自知此處不可逗留,何止此處,整個艾歐尼亞甚至瓦羅蘭大陸恐怕再無他可長留之處。亞索要離開艾歐尼亞了,一陣風來,幾片樹葉飄落于眼前,亞索接住樹葉,喟然自語:“落葉的一生,不是為了歸根嗎?而我,即要遠行。竟不知來日,安身何處。”即把樹葉放進胸前衣袋,“故土之物,且?guī)磉叄瑏砣障嗨迹ㄗ晕慷!?/p>
亞索離開艾歐尼亞之前,心中尚有一事未了,他希望能夠見長者最后遺容,與長者作別,既為擅離職守所懷愧疚之心,亦為堅定尋得真兇之志。
亞索移形換影,躲過層層侍衛(wèi)與教士,來到長者原居之所,其目光所見,草木皆非。近處古木已枯,細水斷流,長琴斷弦,煮茶之火成余燼之灰;遠處群山盡禿,瀑布無水,那鶴悲鳴一聲,徑投山底。亞索自責淚語:“為之晚矣,長者曾有言,命盡之時,愿葬于天地之間,不做冢,不修碑。遺容見不得,祭拜亦無處。”
亞索欲進山洞之中,希翼尋得刺客留下的蛛絲馬跡,方才走近,便覺腳下有異物,低頭查看,是一坑洼處,且有毒菌異味刺鼻。亞索細看,此乃約德爾人所置陷阱,亞索知提莫隱身之術(shù)了得,他恍然大悟,暗思:“此必提莫所埋毒菇,為刺客所踩,也就是說,長者遇刺之時,提莫藏身于此?”
亞索即刻下山,方走不遠,踩到毒菇一只,異味刺鼻,略有煙熏。亞索聞得異味濃重,便知提莫只在不遠之處。
“約德爾人就喜歡藏貓膩嗎?即在此阻吾去路,何不現(xiàn)身一見。”亞索預(yù)感提莫有意而為之。
“阿…嚏…”提莫于路邊一塊巖石現(xiàn)身,仍舊伸著懶腰,一副剛剛睡醒的樣子,提莫對亞索說道:“你怎么那么討厭,整天咋咋呼呼的,上次在執(zhí)政議會就因為你,害我補了一天的覺。”
“少賣關(guān)子了,約德爾人。”亞索蹲下,正視提莫,“告訴我,誰殺了長者?”
“我怎么知道,刺客那么厲害,我逃命還來不及呢。”提莫沖亞索撅了撅嘴。
“長者居所,有汝所埋毒菇,如何不知?”
“額,好吧。”提莫說道,“長者是誰殺的我真不知道,需要你去尋找真相。但是,我這有兩個消息,一個是德萊厄斯的旗艦已組裝完畢,即將渡過守護者之海,到時候,艾歐尼亞恐怕就…還有一個消息,長者有一事相托。你想先聽哪一個?”
“我好像兩個都聽到了。”亞索笑道。
“哇喔,說漏嘴了,賣關(guān)子失敗。”提莫撓了撓耳腮。
“長者所托何事?”亞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