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為什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戰略透漏出來?

2010年雷軍成立小米,走的是MIUI+手機+米聊的路線,后面米聊被微信干翻,兩條腿走路的小米依舊成為國產手機的攪局者,并一路狂飆,成為領軍者。

智能手機我只用過兩部,一部是高考完我爸帶我去手機營業廳買的雜牌貨,用了一年就自動報銷。之后在小米官網上買了一部米3,一直用到現在,前幾個月卡到我準備換個新的,結果室友實力幫忙刷機,加上我平時對手機的使用也就是中度使用,所以用著也沒什么大問題,但最近挺眼饞Iphone SE或者米5S的,剁手的心根本停不下來。

我雖然用著小米手機,但不是米粉,也不是雷軍粉絲,更不是蘋果粉,總之什么粉都不是。事實上,我也不會從專業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只是想用這個問題作為載體來表達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想法。

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總會給我講這樣的故事:某某同學,上課睡覺,結果考試照樣考100分。這樣的故事我在上中學時依然喜歡聽別人講,也喜歡跟別人講。現在想來,不過是那時候的自己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掌握著學習的秘訣,他們的學習方法獨特高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才,而自己只要找到這個方法同樣也能變得優秀。

人們總是相信這個世界存在著方法和捷徑,成功的人一定有天賦,優秀的人一定有秘密,并以此來掩蓋自己的不努力。

《功夫》里,星爺打敗了火云邪神之后,火云邪神問星爺這是掌法,星爺平淡地說“你想學啊,我教你啊”。所謂大道至簡,是之謂也。

雷軍一開始提出以手機為核心建立小米生態鏈,企圖實現家居智能化,后來還說不靠硬件賺錢,靠軟件收費,再后來又做云服務和游戲。但慢慢卻發現家居生活可能不止手機一個核心,靠軟件收費目前在中國基本不可能,云服務和游戲也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維護。再往前,雷軍說不做紅米,不做筆記本,結果現在連無人機都出了,趕明兒小米真做了米斯拉電動汽車我也不驚訝。

注意,這兒不是要批評雷軍出爾反爾,連王健林都說過要讓迪斯尼在中國20年之內不能盈利,但萬達要跟迪斯尼對飆估計也沒那么容易(看看各自出品的電影就知道了)。就像男生跟女生表白的時候,會說要真愛對方一生一世,但分手的時候,也是真地覺得彼此不適合。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會具體發生什么,所有的計劃都是基于過去的經驗所制定的,努力的過程也就是不斷修正路線的過程。

就算雷軍言行不一,策略更換,但小米依舊活得不錯,成立六年,估值近500億美金(當然被友商黑得也是夠慘)。既然路線不是那么正確,那小米能夠在國產手機中繼續生存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呢?

雷軍創辦小米之前的身份是金山老板加天使投資人,而且92年大學畢業就進入互聯網行業。論資格,雷軍在金山跟微軟死扛的時候,馬老板和馬老板還在玩泥巴。雷軍為人謙和勤奮,積攢的人脈遍及中國半個互聯網。這一點在小米手機上也可以看出來,殺毒用的是金山技術,下載是迅雷,編輯文檔是WPS,搜索是UC,這種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在中國還有幾個人?當然,線下的供應商渠道整合也很重要,從CPU到各種零件,再到代工廠,沒有各種高端硬件供應,小米談什么性價比。

而這種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高端硬件供應,以及技術沉淀恰恰是小米生存的基礎,小米從一騎絕塵到同質化、發展面臨瓶頸,這個基礎一直都在。友商可以抄襲小米的營銷,小米的定價,甚至也可以抄襲小米的整個發展戰略,但小米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抄不到的,因為這是雷軍20多年勤奮打拼,一步一步積累而來的。而沒有這個基礎,談什么戰略都是扯淡。

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理想、規劃和天賦很重要,這些決定了你的上限;但自律、堅持、勤奮更重要,因為這是我們生存的基礎。

生活本來就很簡單,沒那么多神神秘秘門門道道。但凡君子,都活得坦坦蕩蕩;但凡宵小,都活得憂慮算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