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簡友寫的故事,主要是說一位朋友意識到自以為的經(jīng)營人脈卻不定被比自己高級的人認為是攀附,畢竟級別不同不相為謀,圈子不同難以強融。朋友受到?jīng)_擊,決心努力投資完善自己,最終也達到很高的層次。我對這個故事的認同度很高。其實道理我們都懂,身邊都是靠攀附起家的人,也早就習慣。只是沒有的攀附的生活有時候想想還挺苦悶的,不過這也只是偶爾。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人只有靠自己才最靠譜。
我們身處在一個紛繁復雜的大社會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交際圈。很多人的社交都帶有目的性,這樣的交往可以帶來一些生活或者工作上的便利。其實也是常態(tài),無可厚非,我們總希望自己能有幾個厲害的朋友,遇到難處時,有人幫襯一把的溫暖好過平時的把酒言歡。朋友是厲害的角色,但是這永遠只是別人的,投資人脈是要適度的。說到底投資什么都不如投資自己,自己的能力實力不被挖掘,自身不強,永遠不會被任何人所重視。比如最近一個朋友給我一份內(nèi)部招聘名單,他家公司還不錯,最近在擴展國內(nèi)業(yè)務。我仔細搜索了一下,沒有合適的崗位,人家都是招聘經(jīng)理的,工作年限要10年以上,英語要求也很高,明顯機會不大。所以啊,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人就是這樣的,站在不顯眼的位置,就不會有話語權,那些光芒萬丈的人,不用說話,自有人會看著眼色行事。社會這般現(xiàn)實,生活也是一如既往的波動,要想不落后,就必須一直投資自己,讓自己處在自己能力學識的高峰。能干的人自然擁有水平相當?shù)娜嗣},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人會越來越有眼光,也會更加優(yōu)秀。我們反思自己的時候,不要抱怨自己的人脈一塌糊涂,看著別人蒸蒸日上不要眼紅。有種人適合依附,時間久了就會失去自我,滿腦子如何攀附得更高更遠。但我們要做那種可以依附自己的人,自己永遠不會拋棄自己,所以才能笑到最后。
能有人幫一把是福氣,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不要妄想別人會永遠幫襯自己,不夠努力的人遲早會被社會淘汰。最近感慨太多了,雖然不如意,我堅信這是低谷,有低谷就有希望,觸底反彈的成就感最大。干了這碗雞湯,繼續(xù)投資自己,又要去摸爬滾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