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四季,一天分白天黑夜。
搭火車的時候,喜歡透過窗看外面的景色,夜班火車看漆黑夜色里點點燈火,白天的車看四季景色變化,冬蕭條,秋落葉黃,夏天陽光太刺眼,說來說去,只有春天的時候風景獨好。
今年四月搭了兩次火車,一次去泰安,一次回家,從濟南到泰安一小時就到,火車呼嘯而過景色一晃,只初初感到一絲春色。
回家的旅途較長一點,從上午十點多到下午三四點,正是一天中最有精力的時間。坐的是普通的慢車,在火車上恰好可以看清楚華北平原四月的田野。
四月的田野,最多的顏色就是“綠”,這綠不是單一的綠,而是深淺層疊變化著的綠,鐵路兩邊,齊整整得小麥綠,視線落在更遠的地方,是抽出新芽的嫩綠楊樹,參差有房屋的地方,一小片的麥地和一排排楊樹錯落有致,就像小孩子一樣,讓人覺得可愛。
列車往前走,可以看到典型的四月華北平原的田野美景,平平整整看不到頭的麥地,那讓人震撼的綠啊,綠的熱烈奔放,方方正正一大片麥地,又因為麥苗顏色有深綠,有淺綠,又分成一小片一小片不同的綠,讓人分得清品種不同。遠處,是一排排高大的楊樹,因為距離遠看起的綠的如此身沉,那是華北平原上的守衛者,而那可愛的快活的麥苗是那調皮的孩子。
華北平原上長大的孩子啊,看到這綠色就覺得歡喜,這生機盎然的綠啊不久后就是收獲的顏色,是充滿喜悅的黃,然后這片田野慢慢褪去這濃烈的綠或黃,在冬天里做這列車,會覺得暗淡,只有落光了葉的白楊孤零零的佇立著,沒在田野里生活過的人大概會覺得這片土地沒有活力。然而他不知道,在那看起來光禿禿的黃土地下,是是生命的種子,是暗暗積蓄的力量,只待春來,又是綠色滿大地。
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