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參加1000天視頻演講+寫作挑戰的第371天,繼續分享溝通這門藝術。
在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發聲,有機會成為超級IP的時代,我們越來越重視演講能力,因為當我們會表達,會演講,就可以更好的銷售自己,展示個人魅力,抓住觸手可及的機會。
但是我們大部分人在面對公眾演講的時候,會很緊張,腿發抖、發軟,大腦一片空白,說不出話,所以演講的第一步,就是消除緊張感,先得有自信開口,才有機會越來越好。
為什么我們在公眾演講的時候會緊張?
有生理上和心理上兩個原因:
生理上:這是我們的天然特征,從原始動物時期就擁有的。當面臨很多雙眼睛看著我們的時候,下意識覺得很危險,想打或者逃。被人看就會緊張,人類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
心理上:我們容易受焦點效應的影響,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
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找一些學生讓他們穿上顏色鮮艷、夸張的T恤去教室,問他們:“你們覺得教室里有多少人會注意到你們穿了這個T恤?”,學生說:“應該有50%——60%吧。”
研究者們之后去問教室里學生,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們穿的T恤,結果只有20%的人留意到。
這就是焦點效應,我們覺得自己不一樣,今天穿了特別的衣服、剪了新發型,會很奇怪,大家都會看我,笑我。
當焦點效應發聲時,我們就會變得緊張。
如何消除公眾演講的緊張感呢?
生理上:不斷、多次的刻意練習
這是我們每個人類都共有的,現在看到的在臺上自信發光的演說者,老師們,都是從一開始的緊張、腿抖、磕巴開始的,她們成百上千次的練習,讓自己越來越習慣當著眾人演講,上臺淡定從容。
類似的場景經歷的次數多了,經驗多了,在大風大浪的海面上多次的航行,再次出海還會緊張嗎?
這也是我持續練習視頻演講370天以來很大的感受,從最開始一個3分鐘的視頻錄10-20次,怎么也不好意思回看自己的演講視頻,到最近不下5個朋友給我反饋:你的視頻怎么錄的?我好希望可以和你一樣自信……
多練習,生理上的緊張感就會慢慢的消除。
心理上:去除私意。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成敗,更別在意別人怎么看待自己。
心理上緊張的原因是焦點效應,也就是我們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講的不好,別人會不會笑話我?會不會丟臉?
而記住這個的,只有我們自己。因為每個人只會更多關注和自己有關的事情,他人穿的衣服、剪的頭發、摔一跤,當時笑笑,轉身就會忘了。
我在剛開始把演講視頻發群里,一個朋友給我反饋說我講的啰嗦,沒有重點,已經退群了。
前幾天我在群里做打卡365天的分享,收到她給我的私信想再次進群聽我的分享,聽完后,給我反饋說我講的很有邏輯,收獲很大,很感動。
我說感謝她當初給我的反饋,才讓我更有動力去提升演講內容,她說自己都忘記了,“我給過你反饋嗎?”
記住我們丟臉,做的不好,講的不好的時候,只有我們自己,別人轉身就忘了,忙自己的事兒去了。
Lady Boss創始人婉琴老師在3500人的舞臺上自信從容,她也曾經在臺上演講被臺下觀眾“轟”下臺,跑進洗手間大哭一場。
記住這件事的,也只有她自己,可能那場分享,臺下觀眾都不記得了。
消除公眾演講的恐懼,兩個方法。
生理上,每個人都有的正常反應,多次刻意練習就可以消除。
心理上,了解焦點效應的存在,去除私意。我們演講,是自己花時間準備和分享給大家送禮物的,做好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愿你早日成為自信淡定、從容自若的演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