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希。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同袍、良人這里都是指愛人,同袍語出《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文末加述,良人,婦女對丈夫的稱呼。
#晨風(fēng),一種鳥,《古詩十九》第十二首《東城高且長》里“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 ”。
#眄睞,目字旁跟眼睛有關(guān),音mian lai,三四聲,斜視。
#徙倚,指徘徊。
喜歡“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句。
《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同袍、同澤、同裳,都是指的衣服,古之衣為上衣,裳為下衣。
這是首寫戰(zhàn)爭的題材的作品,讀來朗朗上口,慷慨激昂,有評論這首“開口便有吞吐六國之氣,其筆鋒凌厲,亦正如岳將軍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