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12.25是圣誕節、圣誕夜,也是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的日子,這兩天出奇的冷,尤其后一天,下了一天的雨,南通的妖風也盡職盡責使勁吹著,拼命地往我衣服里鉆。
下午五點考研終于畫上了句號,無論結果如何,最起碼暫時解放了。
尤其是回到圖書館收拾書的時候,大家嘻嘻哈哈的真爽!
想記下點東西,卻無從談起。
下面是我的碎碎念。
大概考前兩個月,我在廁所里拉屎的時候,聽到旁邊幾個女孩嘻嘻哈哈地談論著剛剛發生的事,隔壁女生說:那男的肯定是大四考研狗,我看見他桌上有《戀戀有詞》,過道一女生接過話:“大三準備考研的也有可能看這本書呢,你咋確定他是大四的呢”,“看他滿臉痘痘痘印,油光滿面的,肯定就是大四狗、考研狗、單身狗,這樣的人能不糙嘛”,我一聽,感覺她說的這位我很熟悉,轉念一想尼瑪不就是說的我嘛!
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大大的眼袋,黑黑的眼圈,生機盎然的痘痘此消彼長,越來越高的發際線,其實大家都一樣,考研本身就是一場肉體和精神上的搏斗,也可稱之為自虐。
那我為什么還認為考研是件小事呢?
我們利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了解一下:
簡單信號發送模型:
在圖中,C1和C2分別表示低能力和高能力雇員的成本,對于低能力雇員,獲得y水平的教育,假設其需要支付的成本為y。由于能力越高,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則越相對不太費力,所支付的成本越低,因此,對于高能力雇員來說,獲得y水平的教育,需要支付的成本為1/2·y。
延伸到文憑的信號作用:e*代表的是能夠區分不同生產的教育水平
勞動者傳遞信號的成本
C(e)=e (低能)
C(e)=ke (0
2-ke*>1-k*0 對于高能力者,2是他們所獲得的,ke*是付出的成本,收獲的-付出的結果仍然有剩余,高能力者付出就有回報
2-e*<1-0 對于低能力者,2是他們所獲得的,e*是付出的成本,收獲的-付出的結果小于零,低能力者得不償失
總結一下:
利用這個模型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文憑會作為招聘條件之一以及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
1?勞動力市場有兩類人,生產能力可分為高低兩個檔次
2生產能力強意味著做什么都輕松(成本低)
3雇主根據生產能力來支付工資,向高能力者支付2,向低能力者支付1
4信息不對稱,雇主不能觀察勞動者的能力,只能憑借可信的信號來識別勞動者的能力。(本科學歷、碩士學歷是能看得到的信息、信號)
可能會有些燒腦,我舉個簡單點的例子,比如說有兩個學生A和B考同一門課,老師規定:誰能考到90分(滿分100)就獎勵他X元錢,這兩個學生基礎不一樣,A很聰明智商120,B一般以下智商60,A只需要付出很短的時間精力自學就能把這本書的知識掌握了,B基礎不好,有些內容自己消化不了,然后他花了150元錢請了一個老師幫他輔導,為了搞清楚一個知識點,他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付出了大量成本(包括金錢、時間、精力等)最后這兩位同學都通過了考試并且都達到了90分以上,老師兌現他的承諾給他們每一個人100塊錢。
從這個例子中你會發現,B同學要想在學術研究中取得成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身邊的很多同學都認為考研很難,平時也沒少費力氣花時間最后結果還是不理想,如果你在考研學習中真的全力以赴了結果不咋地,那說明你可能不適合讀研這條路,那咱就換條路走,早些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多好。
比如說我的一個同學從大三開始決定考研,輔導班報了,資料也買了,后來離考研還有2個月放棄了,她說我英語數學沒有優勢,那個學校的專業課又特別難,就算我總分過了國家線,專業課單科分數也達不到,還是沒用;就算初試分數都達到了,復試的時候我肯定也過不了呀,我英語不好六級還沒過,我又害怕面試萬一我答不上來還是沒用啊。聽下來沒毛病。我一開始認為她真任性,錢都花了怎么著都得試試吧,現在我替她高興,及早發現自己不適合考研但是對Java編程感興趣,努力把Java學好用好也不錯。
考研只要持續有效的努力加上科學的學習方法認真拼個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行了,20歲出頭的年齡正是人生的獲取知識的黃金時期。在大學期間有一年的時間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復習,以后很難再有一年的時間專門拿來復習了,我不否認考研很辛苦,每天睡不夠,頭發掉的越來越厲害。考研真的很簡單,拿我報考的學校舉個例子,我報考的是一所211學校,這個學校的專業課有些變態,150的試卷就4個題目擺在那(前幾年是還6個題目呢),然后你只管吭哧吭哧的寫,題目都是從書上抽取的,知識點可大可小,只要把一本書都背下來,這份試卷就做得心應手,真的很難嗎?一開始我這覺得很難:要背一本書,天哪,我記性不好啊,關鍵是沒有重點,每一個知識點都要當重點伺候著。有次我舍友說她男朋友的舍友為了拿到專業課上的幾道名詞解釋的分把整本書都背了下來。我聽了沒吱聲滾去背書了。
對待考研只需要足夠努力,足夠拼就可以了,誰夠努力夠拼誰考上的機會就越大(針對一般院校而言),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
考研途中放棄的很多,每次考場上都有空座位,臨考試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我在微信上聽何凱文老師、劉一男老師、金柳安老師的講解音頻,他們都會在最后補上一句,“同學們在堅持堅持,老師陪你們一起堅持,老師永遠在你們身邊”時,我都想哭,越是臨近考研,壓力越大,它帶給人的壓抑是呈指數式增長的,仿佛走進了一個黑暗的隧道,沒有陽光,沒有光亮,沒有聲音,會很害怕、無助、委屈、甚至絕望,特別想直接放棄,但是要記住,這段路走完在內心當中所積淀下來的是最為寶貴的成長財富,所收獲到的是那份自信,這段路沒有人能夠幫得了你,只能你自己獨自走過。
有句話說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事。
沒錯。關鍵是我沒錢啊。哈哈。
所以,我常常認為,能通過努力解決的事,其實都不是事。
比如楊熹文,年紀輕輕一個人跑到新西蘭去了,去的時候身上只帶了800塊錢,她不想成為父母的累贅,她要用自己的雙手生存、生活,她睡過別人家的沙發,做過社會最底層的洗碗工,住所和工作都換過十幾份,卻靠自己讀完當地學歷,在車庫里寫出第一本書,創立屬于自己的公司,開著房車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她泡面里吃出了夢想,二手車里開出了信念。當她在講述自己的野路數的奮斗少女的故事時,時間是北京晚上7點鐘,新西蘭的凌晨12點,她為了此次分享灌了好幾杯咖啡,我覺得她真的好拼。
從秋葉大叔的微信公號里我了解到秋葉大叔每天只睡大概6個小時,他寫到,如果在凌晨前睡覺,第二天就不睡午覺,如果凌晨之后比如凌晨一兩點鐘睡中午會咪一小會,我還看過他文章里說過他上了出租車和同學們聊了幾句轉頭便睡著了,當時我作為一只考研狗特別理解他,想想自己每天還睡七八個小時是一件挺幸福的事了,秋葉大叔也很拼。
何凱文老師,自稱一位中年胖子,奔波于各個城市講課是家常便飯,堅持每日一句,發每日一句時經常接近零點。何老師也很拼。
考研有考研的壓力,找工作有找工作的壓力,職場也有職場的辛苦,創業者也有創業的艱辛。多年之后再看考研,就像如今看待中考、高考--小事而已。人生的路那么長,處處都有不一樣的考核,也許并不美好但是絕對精彩。你只需用心勇敢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實實地走過,這樣的人生也許不完美,但它完整。
如果足夠盡力,真的會特別釋然,因為你已經全力以赴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挺好,得不到的也要學會釋然。
最后這句話是昨天在瓦洛佳公眾號看到的,很是喜歡。送給大家。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Bonum certamen certavi,
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
cursum consummavi,
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fidem servavi.
從此以后,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
In reliquo reposita est mihi coronaiustiti?.
如果要對18級或者19級的考研的學弟學妹們說幾句話的話,我想說:搜集信息-冷靜分析-客觀思考-慎重選擇-堅守內心-勇敢上路-堅持到底
想說的還有很多,今天先到這兒。以后我們慢慢說。
你們肯定很多次設想過考完之后如何去慶祝,12.28那天如何去狂歡,然而那天早上當我睜開眼睛看見第一縷陽光的時候最想做的事情是走進那個自習室,但是當你真正走進那個自習室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的小伙伴都不在了。 ? ? ?
? ?--來自何凱文沖刺最后五分鐘視頻
P.s.附加何凱文沖刺最后五分鐘視頻:讀書人的驕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zMjY4MQ==&mid=2651024939&idx=1&sn=fff3c52fa88b1ed3327835108151dd7f&chksm=bd0aea4d8a7d635b55d293ebd840cb890bfc335ec9c61a39c43889e4a01f049c732dafe6ab18&mpshare=1&scene=23&srcid=1227UZOpYhUgyQKAzXgUoVxf#rd
這段視頻我看過很多遍,每一次都會不爭氣地哭。不長,5分鐘,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