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號,我等了2年的電影終于上映了。
又因為只有上午有時間,只好買了早場。
六七點爬起來看早場電影的經歷,雖不是第一次,但絕對是最激動的一次。
當然,這是部不需要劇透的電影。
我對迪士尼動畫中公主故事的喜愛,大概從《白雪公主》開始,在《美女與野獸》達到頂峰。
天知道我多喜歡貝兒。
喜歡到把麥當勞送的貝兒的梳子我保留至今。
喜歡到聽到陸毅的女兒也叫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愛屋及烏對這個小姑娘也是喜愛有加。
我雖然至今沒去過迪士尼公園,我相信我去了一定會沖去買《美女與野獸》的周邊。
聽到真人版的消息,好像是15年的事情了。那個時候覺得17年遙遙無期,沒想到這么快就等到了。
那個時候《灰姑娘》真人版剛上映不久,作為我第二喜歡的迪士尼公主,感覺仙度瑞拉的故事還真是變化挺大。
但是,我卻無比期待這一部《美女與野獸》。那個時候艾瑪已經被定為了女主角。我覺得萬分驚喜。我最愛的童話和我最愛的女演員,一定能成就一部好片子。
這樣想來,對這部真人版電影,我一不小心就戴上了雙重的粉絲濾鏡。
首先當然不得不承認,艾瑪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也有明顯的瑕疵存在。有人說,她并不適合愛情片。甚至有人說,她只有嘴巴在演戲。
但是我覺得艾瑪就是貝兒的不二人選。
她和貝兒一樣的有些離經叛道,一樣的獨立且自信,一樣的學識淵博。她活脫脫就是一個貝兒。她在La La Land和這一部電影中選了后者,并不讓人意外。顯然這個故事的內容更符合她的內心。
相比只出現了不到5分鐘的大表哥,可能我對加斯頓的演員Luke印象更為深刻。畢竟我上次見到他,他還是帥翻天的弓箭手巴德。這次最震驚我的,大概是他的歌聲。他的低音炮一出來,我覺得加斯頓都沒那么討厭了。
說到歌曲,真人版在原版歌曲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對于經典的《beauty and the beast》《something there》等歌的重新詮釋,也并不遜色。基本是經典的迪士尼的歌舞片風格。每個角色都會唱上一曲,而且雖然不是專業歌手,但是個個好聽。
此外,故事里的場景華麗到無與倫比。據說使用了1500朵紅玫瑰和8700支蠟燭。
哪怕是在村莊里的人們,都穿著亮麗的衣服,唱歌跳舞的時候也是熱鬧非凡,絲毫不比城堡里的舞會遜色。
燭臺、掃帚和餐具在餐桌上的一曲,帶著最絢麗的背景,燭光、燈光、星光如此絢爛,感覺就像是在欣賞一場大秀。
還有貝兒和野獸的那一支舞,將故事的夢幻推向頂點。
我想,每個沉浸其中的人都會對此感同身受。
迪士尼動畫里塑造的公主,無論是真正的公主還是平民公主,總是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自主獨立善良美好。
她們和王子,抑或是同樣善良美好的英雄,最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迪士尼最終圓滿了每個女孩心中的公主夢。
有人說《美女與野獸》仍然是給孩子看的幼稚故事,我著實有些反對。
如果說這部電影有什么差池,大概就是太中規中矩,缺乏新內容罷了。
但是真正喜歡這個故事的觀眾想看到的,或許也并不是什么新內容。
我們只是看到了一個童話,一個我們愛了很多年的童話。它比動畫更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童話故事從來也不是只給孩童看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貝兒身上、野獸身上,甚至加斯頓身上、一眾村民身上,看到我們自己的某一個側面的樣子。
我們對童話的追尋,從來也不是僅僅在孩童時期。
就像我年幼時沒有錢買芭比娃娃,就想著等我長大了一定要買一套。這件事我一直記著。心中仍然有著那份童心,那份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從來也不是什么可恥的事情。
相比童話的中文,我倒是更喜歡英文——fairy tale。
我們最初的童話夢,莫過于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夏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