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理論

文/伏爾加河

現在一有人談理論,馬上旁邊就有人開始漏出鄙夷的神色。這是為何?大概說來有三:談理論都是很空洞的,心里記不住;談理論不能解決問題,得不到什么實惠;理論太高深莫測,沒有什么用。如此種種。但是,我們冷靜想一想,自然不難發現,人類社會和自然的發展進步,多半是每次理論發展突破之后的結果。或者是是實踐之中有人發現總結出了一個大家普遍公認的道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恩格斯也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身邊也有很多理論功底好的人,他們一般有三個特點:第一,是思想深刻,看問題都能很快把握問題癥結,通過相關性分析,找到規律性的東西。第二,目光敏銳,有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很容易在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找到問題的關鍵癥結所在,一語中的。第三,在現實實踐中有更大的思維智力資源的調動能力。但是,我們也要警惕某些人理論僵化、思維固化,不能持經達變、與時俱進,自然常常鬧出緣木求魚、刻舟求劍的笑話,最后落個貽笑大方。那么如何來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提高自己實踐的科學性和成功率?首先要用好善于學習的法寶。理論的學習來源于書本和社會實踐,通過持續的學習,專業性的學習,打牢基礎,從而不會陷于少知而迷,無知而盲的境地,只好自我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其次,要用好勤于思考的法寶。任何一個理論的行程,絕不是靈光一現的結果,一定有一個不斷深入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最艱苦的,需要在現象的背后去無限的探討反思。正如為何蘋果砸到牛頓頭上和其他人頭上的結局就不一樣。再次,要用好精于總結的法寶。科學的理論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不斷的精心論證,不斷的總結提煉,最后才能日臻完善。如此說來,我們每個人成長為自己的理論家或者大眾的理論家,其實都是有路可循的,不斷成長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