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體》確實三神作,文筆通俗,介于三流與二流之間,情節飽受爭論,可入一流之列,思想宏大,超一流!
所以,看《三體》,不必糾結于文字,更不必跟情節較勁,重要的是領會其中思想,因為所有的情節都是在《三體》的思想體系里推進的,在這個思想體系下所有的情節都是合理的。
在我看來,《三體》中的情節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思想:
1.宇宙是一個黑暗森林,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是“發現即毀滅”
這是《三體》的最根本假設,因為不同星球文明之間發現對方就要毀滅對方,所以一切的故事也都圍繞著生存與毀滅而展開。
其實類似這種“外星人侵略或者毀滅地球”題材的科幻小說有很多,也是科幻界的重要流派。但是大劉的牛X之處在哪里呢?
第一是他把這種小說幻想模式提升到了理論高度,進行了哲學意義上的探討,一下子占領了制高點。結果一不小心這個假設還正兒八經的在現實中的科學界占領了一席之地,成為對“費馬悖論”解釋的一大流派。所謂費馬悖論,大概意思是:既然宇宙存在了那么長時間,俺們地球人能看到那么多星星,如果存在外星人的話,他們也早該看見俺們了,怎么一直都沒有人來串門呢?在《三體》之前,主流的解釋大致分兩大流派,一派認為其實已經有外星人看見地球了,但是因為技術原因,現在還沒飛到;另一派認為其實外星人早就來過或者來到地球了,甚至可能有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只不過人家不想讓我們發現他們也不想被我們認出來。《三體》出來之后,第三大流派誕生:在黑暗森林法則下,有些星球已經把自己偽裝起來,所以他們既不會往外瞎跑我們也不會發現他們,地球現在暫時還沒被外星人發現,這是好事,一旦被發現很快就會滅亡。
為什么是黑暗森林?為什么不能愉快的玩耍?大劉的解釋是因為有兩個前提存在:
一、文明的基本需求是生存,而宇宙中總的物質和能量是不變的
二、落后文明可以通過技術爆炸的方式在極短時間內趕超先進文明
根據這兩個基本原理,推論出來的結論就是:
一、文明發展程度越高,需要的宇宙資源就越多,需要向外擴張,遇到其它文明就可能爆發戰爭
二、如果遇到比自己落后的文明。雖然他們現在認識不到前面一條,也威脅不到自己,但是因為技術爆炸原理他們遲早會醒悟,而且他們的科技可能會快速超過自己,最終打敗或消滅自己。所以,趁你落后消滅你,以絕后患。
三、如果遇到和自己水平相當的文明。能談判嗎?不能,因為技術和成本原因,無法判斷也不敢相信對方是善意的。所以,打之。
四、如果遇到比自己牛的文明。打是打不過的,求饒對方也不一定相信,所以只能逃跑或者藏起來。
這種設想是不是太暗黑?太殘酷?太虐心?也許這正讓《三體》的粉絲們著迷的地方,也正是有些人不喜歡《三體》的根源。
第二就是大劉把這種毀滅做到極致。互聯網經濟不是有個極致思維嗎,人家大劉早就做到極致了。一般描寫和外星人是敵對關系的科幻小說,頂多就寫寫保衛地球,要么就是星際戰艦對決,外星人來了要么就是搶劫資源,要么就是統治地球等等。但是《三體》直接玩到毀滅程度,前兩部中的三體人因為三體星的生存環境太惡劣,想要占領地球,這只是小兒科。在第三部種,毀滅才三主題,三體星被秒殺,太陽系被毀滅,宇宙也毀滅了,宇宙毀滅之后再誕生新宇宙,再毀滅再誕生新宇宙,如此循環。把整個宇宙都給毀滅了,夠極致吧。
所以如果站在本書的底層邏輯去看,宇宙毀滅三必然的,對于書中的兩位毀滅人類的女性也就不必太過苛責,她們只不過是起到一點加速作用而已。
2.弱小文明可以通過技術爆發趕超先進文明
這一點在書中其實并沒有太多的相關情節與描述。之所以單獨列出來,主要是因為這是黑暗森林法則存在的前提之一,另外這點也是這兩年被互聯網大佬們多次提及的一個理論。用更加時髦點的話說,這個就叫做“冪次法則”,簡單說就是技術、財富不是平均分布或者勻速前進的,甚至也不是正態分布的,而是遵循冪次法則,就是在某一個單一的點和某個極短的時間內會發生突破性爆炸性的變化。在《從0到1》中,彼得蒂爾更是強調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其實都遵循的是冪次法則。
《三體》之所以在創業圈里也很火爆,這條原理的存在是核心原因,也是創業公司最大的信心來源所在。但是要知道寫這本書的時候,好像IPhone都還沒出來,絕大多數人根本都想象不出有互聯網經濟是什么樣。所以這就是大劉的牛X所在,人家是站在宇宙層面和哲學高度來考慮問題的!
3.弱小文明永遠想象不出先進文明是以什么方式來進行打擊
在《三體》中,人類和外星文明的“直接戰爭”有兩次:
第一次是面對三體星人,地球人造出了兩千多艘宇宙戰艦,自以為很牛X了,可以對抗三體人的艦隊了。但是面對三體人的偵查機,體積極小的“水滴”,兩千多艘戰艦被秒殺。這是地球人的第一次星際戰爭,人們想象過多種宇宙戰爭的場景,但是最終戰爭的方式和結果還是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想象和理解范圍。
第二次是面對其它更高文明的外星人,其實這次都不能算是一場真正的戰爭,地球人根本就不知道敵人在哪里,從哪里來。那時三體星已經被另外的星球秒殺,方式是直接毀滅恒星,人類根據宇宙森林法則知道自己也將被滅亡,在人們的默認觀念中,同樣是太陽被摧毀。但是實際到來的武器是一個叫做“二向箔”的東西,它把整個太陽系變成了二維。這個就三所謂的降維攻擊。
通觀人類受到的兩次打擊,最可怕之處在于:你被打擊和被毀滅的方式根本存在于你的想象范圍之外,甚至是你的理解范圍之外,你在自己的已知領域和極盡想象范圍之內所做的一切防御努力都毫無意義。除非你的技術能成幾十倍上百倍的突破,比如從宇宙飛船到水滴;或者對事物的本質有更高層次的理解,比如對多維宇宙的認識。
4.最厲害的武器是宇宙規則,維度不同,世界大不同
宇宙中最厲害的武器是宇宙規則,比如改變光速,降低維度等等。
低維度的人是無法理解高維度的,比如一個三維世界的人,即使進入了四維世界,他只能感受四維世界的神奇,但是無法用三維世界的語言描述給其他三維世界的人,哪怕是用比喻也相差甚遠。
從高維看低維,低維世界是透明的。《三體》中,有一部分人類偶熱進入了一個四維世界,然后利用四維世界輕松解決了兩個“水滴”。
也就是說低維世界的人如果進入高維世界,那就相當于飛升成神了。
但是如果原來在高維度,被別人給整進低維度,就是毀滅,連渣的不剩了。如果是自己進入低維度,也可以,但那個技術一般都是很高級的宇宙文明才掌握的。
在小說中,太陽系就是被“二向箔”降維攻擊而毀滅。但是降維攻擊一旦開始,是無法停止的,就是說太陽系被二維化以后,慢慢的整個宇宙也會被二維化。所以這其實是個同歸于盡的招式,只不過發招的人其實是有底牌的,在死后還有還有其他的方法存在,而接招的人就直接over了。
這個降維攻擊的概念也是互聯網界特別推崇的,現實經濟中跨界打劫,經營良好的企業莫名其妙倒閉,這些現象簡直就是降維攻擊的最好解釋。
5.人總是短視的,看似正確的決策未必正確,看似荒謬的決定可能很重要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在大的時間周期內,任何當下的決策很難說是否正確。
最初應對三體人的面壁計劃,開始階段萬眾支持,幾年后大量反對,一百多年后成為笑柄,最后在危機時刻拯救世界。
向三體星發射偵查飛船計劃,從一開始就被否定,陰差陽錯執行后也沒有人對其抱有希望,二百多年后卻給人類指出了逃生方向。
呈圣母,幾次關鍵時刻的決策都最大程度的保證了人們在當時的存活,但最終卻將人類帶入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