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同、光三朝往事 - 草稿

第十一節 盛京保衛戰與丁汝昌的悲歌

? 此時的清軍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載湉干脆下詔逮捕葉志超、額爾恭阿等從朝鮮逃回來而且作戰不力的清軍將令,殺無赦!這場戰爭慈禧太后打心眼里一百個不愿意打,畢竟光緒二十年正好是她的六旬萬壽。

? 當奕劻看到前線敗報的時候,縱然他再貪心也不免慌亂。他沒敢耽擱立馬把電報送到軍機處去了。隨后,軍機大臣轉奏,載湉也就知道了前線糟糕到了極點的戰況。這是載湉作為大清帝國皇帝第一次指揮戰爭,因此痛心疾首!

? 次日早朝,載湉把奏折直接扔下去了:“你們都告訴朕大清國的北洋水師號稱‘世界第七、亞洲第一’可勝萬國!但是你們看看,小小的日本居然讓官軍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你們是干什么吃的?!李鴻章!你告訴朕這是為什么!”

? 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李鴻章出班奏道:“臣請萬歲爺暫息雷霆之怒少發虎狼之威!臣有一言諸位靜聽:”李鴻章強壓悲憤,“當年我北洋水師成軍之時,海軍衙門每年給臣和張之洞的南洋艦隊撥款五百萬兩白銀以資軍費。可是后來,因為頤和園工程,大筆的軍費是被挪用了的。軍中貪腐成風鴉片泛濫本就是常態,丁汝昌嚴行戒飭反而被朝中諸公誣為‘虐待士卒’!這還不算,海軍是個新軍種,每年裝備保養、軍餉發放以及添船購炮所花甚為巨大。這一點前戶部尚書閻敬銘大人深有體會。臣與丁汝昌早在十多年前就說過海軍的裝備更新等一應事務絕對不能停下!”

? 載湉道:“然而發展還是遲滯下來了,對嗎?”李鴻章沉痛地點了點頭,哽咽著說:“萬歲爺圣明!海軍不僅發展停滯下來了,還被掐斷了軍火錢。臣實在是不知道翁同龢為何能夠打包票‘海內承平無事’,還上奏停止購買槍炮船只機器兩年?!”翁同龢聽到這里一陣發虛,早在李鴻章十年前為迎接醇親王奕譞校閱殺了貪腐的營務處督辦趙衛華的時候,他就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畢竟當年據說山東各個軍港的彈藥庫里實彈沒有多少,甚至最缺的時候只有三枚。其他的不是訓練彈就是石頭之類的偽裝。

? 于是翁同龢搶白道:“你李鴻章擁兵自重,老夫如此行事不能算錯!何況海軍強盛恐非國家之福,你看看現在的占據就知道了……”李鴻章笑了,那笑聲讓清流黨官員感到害怕,也讓翁同龢感到恐懼。李鴻章突然跪下來,磕頭流血不止:“既然翁同龢翁大人自恃帝師不以國家為重,臣也就不必再隱瞞了。當年大閱水師的時候,靶艦是并沒有被擊中的。相反,是我水師勇弁以炸藥配合訓練彈,炮制出了這些實彈效果。至于那些水勇連尸體都找不到……那時候招商局督辦盛宣懷曾與臣有一言:‘海軍的形勢,說好了不行,說差了也不行。’”

? 載湉怒極反笑:“哈哈,真難為你李漸甫了。你是說好了就有‘擁兵自重’的嫌疑,說差了翁師傅就會說你‘耗費國帑數以億計而毫無益處,無益于國計民生’。呵,真是埋沒了這些人才!翁師傅,你現在主持戶部,你告訴朕,炮彈在哪?軍餉在哪?!”

? 翁同龢徹底被擊破了心理防線,跪下說道:“臣糊涂,臣有罪!”這時,清流黨的幾位御史又提出了‘清軍艦炮口徑大,鐵甲艦也比日軍速射炮艦的體積大,只要君臣將士團結一心,定能勝利’的論調。

? 李鴻章已經無語了,這些人無知得可怕!沒辦法人家提出來了自己只好說:“怎么,這就是你的制勝之道?你們這些御史不會真的以為海軍和陸軍一樣是靠著槍炮近距離拼殺吧?!萬歲爺恕臣無狀,這是最為愚蠢的想法!海戰只要距離到了,哪怕彼此相距一二百海里,只要雙方到了各自的射程之內,就可以立刻開火!日本海軍大大小小的軍艦至少有三十艘,全是最為先進的,我艦以炮彈口徑勝,但是咱射速慢,日艦射速完全能夠彌補不足。而且,海戰拼的是航速,我艦最多就是十八九節,因為常年沒有保養,老化得可能只有十六七節。但是,日本海軍各艦至少有二十二節!這又是一項弱勢!你們太理想化了,根本不知道現在的戰爭是怎么打的!別以為伊藤博文是洪秀全那個水平,他在當今萬國可是一個非常耀眼的人物!剛剛這位御史大人說‘信念’是吧?說實在的你讓老夫想起了一個人——前福建水師提督張佩綸!”

? 此時,適逢湖廣總督劉坤一進京述職,因此也參與朝議。劉坤一對于新軍新政,也是頗有研究,而且他也是洋務派的骨干之一,對于近代化事務很明白。因而接過話茬:“萬歲爺,李鴻章講得一點不錯。光緒五年,當時的翰林院編修張培倫和你提出了同樣的論調。于是兩宮皇太后把他調到福建去提督水師,結果呢?法國海軍把福建水師困在馬尾軍港里圈起來殺!怎么?你也想做第二個張佩綸嗎?!”

? 于是清流派啞口無言,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根本不懂新政,更不懂兵事。載湉站起身來,斬釘截鐵地說:“今日寇兵犯東北各城,著李鴻章敕令東北四省各軍加強戒備,遇有日人嚴加打擊!至于海軍,告訴劉步蟾加緊修復,醫治傷亡將校。從現在起,咱們缺什么就買什么!這乾清宮內外一切陳設,只要海軍要用,朕都敢賣!”于是群臣皆三跪九叩,高呼萬歲。

? 然而,此時的東北戰場卻是萬分危急。日本陸軍第二軍司令官山縣有朋大將兵分四路,直撲盛京(沈陽)。宋慶的部隊退到盛京城下,開始布防。張樹聲的一部、吳長慶部隨同協防,換句話說清軍決定無論如何守住盛京。這里是大清帝國龍興之地,埋葬著清顯祖愛新覺羅·塔克世、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及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祖孫三代的英靈,一旦失手那么清政府最后的顏面也會喪失!

? 日本陸軍也是以極大的兵力對盛京進行攻擊,戰役一開始幾乎就進入了白熱化。牛莊以及附近的幾個清軍據點幾度易手,吳長慶下了死命令:后退者斬!

? 山縣有朋大將以佐藤支隊為前導,加緊了攻擊力度,逐步縮小包圍圈。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亨大將也分兵封鎖渤海灣,對入侵盛京的陸軍予以艦炮支援。

? 在日本陸海軍的雙重炮火中,清軍的傷亡過半,不得不退回城內。周盛波部、聶士成部從九連退下來,也加入了保衛盛京的戰斗中。黑龍江將軍烏爾恭額此時也傾盡全力,他的部隊繞到山縣的后方,并且發動了一定規模的突襲戰。

? 日本陸軍大臣大山巖命令第一軍司令官乃木希典大將對金州、大連灣、旅順以及威海衛進行攻擊,力求畢其功于一役。很快地,金州和旅大相繼失陷。日軍在旅順因為衛汝貴的頑強抵抗被激怒,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 至此,陸上戰事基本進入收尾階段,而時間也已經到了光緒二十二年的年初。伊東祐亨看到陸軍已經開始直接往山海關前進,于是調轉炮口對殘余的北洋水師進行搜索。

? 丁汝昌不得不提前銷假,回任北洋海軍提督。結果他發現現在的狀況十分危險,艦隊離開旅順之后基本就龜縮在劉公島里動彈不得。伊東又把分出去支援陸軍的那幾支分艦隊調回,全力打威海衛。

? 自從鄧世昌等相當一部分海軍軍官殉國之后,北洋海軍諸將死的死,傷的傷。剩下一部分要么棄艦逃亡,要么飲彈自殺。總之活下來的已經不多了……

? 劉步蟾、林泰曾的矛盾更加深化了,這二人別看打仗有些本事,但是內訌也是不遺余力。丁汝昌為了調節他們的矛盾,甚至讓劉步蟾之子娶林泰曾之女。

? 然而起到的效果不是正面,而是反面。丁汝昌覺得他們既然做了姻親,自然就會往日恩怨一筆勾銷。可事實恰恰相反。劉步蟾與林泰曾更加不和了。丁汝昌本人因為黃海大戰失利,在大東溝又被重創因此被朝廷詰責。載湉下詔“著丁汝昌革職留任,褫奪黃馬褂。李鴻章削去頂戴,褫奪黃馬褂……”

? 望著威海衛炮臺,看看劉公島及整個軍港,丁汝昌憂慮地對他的將領們說道:“丁某出身陸軍,太清楚陸軍能玩出什么花樣了。據說日軍已經從金州登陸,一旦他們在山東半島畫一條漂亮的彎形穿插,呵呵……咱北洋水師的末日就到了!”劉步蟾看著炮臺,也是深感憂慮,“德國佬當年設計的炮臺只能對海不能對陸。換句話說一旦日本陸海軍配合起來協同攻擊,這些曾經讓中堂大人引以為傲的德械岸防炮就會資敵。到那個時候,軍港里的這些百戰余生的戰艦就危險了!提督,最近日軍的魚雷艇可是囂張得很哪!”

? 丁汝昌搖了搖頭,他沉痛地說:“仗打到了這個份上,萬歲爺依舊在顧慮清流物議,太后老佛爺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賞花……咱現在是孤軍!真正的孤軍!本督算是體會到了已經被處死的葉志超當初在牙山上是如何絕望的了……總之現在一切的一切,全靠戴孝侯了。”

? 戴宗騫,字孝侯,安徽壽州人.他也算是淮軍老將了,丁汝昌知道戴宗騫早在咸豐十一年就做了李鴻章的幕僚,在平捻戰爭中積功做到了縣令的位子。到了同治十一年,兩宮皇太后讓戴宗騫帶領本部淮軍治理南運河水利,并在天津興軍屯,開辟了六萬畝稻田。換句話說此人的辦事能力極強!

? 同治十三年,戴宗騫隨同吳大澄佐領吉林邊防,也是干得有聲有色,于是升遷知府。兩年后,也就是光緒二年負責建造威海衛軍港。因此丁汝昌有理由相信這最后的安身之所就是他戴宗騫的心血。

? 威海衛的炮臺分為南幫和北幫兩部分。可以說全靠炮臺和艦炮配合,以及木牌鐵鏈的封鎖,丁汝昌才能夠茍延殘喘到現在。一月二十日,山縣有朋大將的部隊至少三個師團從榮成灣在海軍掩護下開始登陸,進逼威海衛。

? 于是威海衛炮臺守備總兵戴宗騫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請求海軍予以艦炮支援,但是丁汝昌自身難保。萬般無奈的戴宗騫只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和日軍抗衡,但是很快就陷入了日本陸海軍的雙重夾擊!

? 戴宗騫越打越感到失望,他甚至逐漸有了臨陣脫逃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在黃海打到彈盡糧絕的方伯謙都被以“臨陣脫逃”的罪名軍前正法,戴宗騫不寒而栗。他命令各炮臺將領不得吝惜炮彈,和日軍奮戰到底。

? 丁汝昌帶著劉步蟾登上了定遠艦的飛橋,雖然此時的定遠已成死艦但是炮還是可以用的。于是,丁汝昌就干脆把定遠艦作為海上炮臺來用,盡量予以戴宗騫部以最大程度的艦炮支援。

? 然而,令丁汝昌感到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在軍艦損傷和劉步蟾譏諷之語的雙重刺激下,鎮遠艦管帶、左翼總兵林泰曾在他的管帶室里飲彈自殺!至此,殘存的北洋海軍的士氣徹底散了。

? 伊東祐亨收緊了包圍圈,他挾大東溝海戰得勝之威肆意妄為,海軍公所的上空時常劃過流彈。隨著戰艦不斷報廢甚至沉沒,清軍將士們無論海陸幾乎全部失去了作戰的信心和決心,軍中一度有嘩變的跡象。

? 伊東祐亨給丁汝昌送去了一份勸降書,丁汝昌陷入了長久的躊躇之中。北洋海軍諸將,包括那個接替瑯威理做記名副提督的德國陸軍退休軍官,全部來到海軍公所門前“求生路”。

? 丁汝昌不得不在長期權衡之后,來到明朝曾經七下西洋的鄭和的畫像前跪拜行禮:“大清帝國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祭告航海先賢:今彈盡糧絕,多數將校歿于王事。林泰曾飲彈自殺、鄧世昌壯烈殉國……前日,我右翼總兵劉步蟾也吞鴉片自盡。今軍心已喪,其狀慘不忍言……臣以提督,自知死罪!今告闋下,望后來之人重建水師,開我疆土、復我河山!”隨后,一兩鴉片,一杯毒酒,丁汝昌便自殺殉國了。

? 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因為劉公島剩下的軍艦盡數被日軍俘虜。伊東祐亨和北洋海軍的軍官們簽訂了暫時的《和議章程》。

? 這下,京師震動,載湉的心理極限終于被突破了!1這個仗沒法打了,繼續抵抗已經毫無意義。如此一來,渤海灣門戶洞開,大沽口和通州已經暴露在日軍的炮口之下!慈禧太后再也顧不上已經還政于帝的事實,穿起皇太后朝服,坐著風輦來到紫禁城養心殿。

? “今兒哀家回來,就是為了清日之戰!皇帝翅膀硬了,年輕氣盛!你們都是哀家一首提拔起來的老臣,為何不諫?!居然促使皇帝倉促宣戰,這其中的利害皇帝不懂你們也不懂嗎?!”慈禧太后咆哮著,“哀家這才還政幾年哪?就給鬧出這么大亂子!你們想干什么?!”

? 滿朝文武跪在地上頻頻磕頭謝罪,心說人家是大清帝國的皇帝,自己只是大臣。作為臣子,一切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都得讓道啊……

? 載湉當場就跪下來了:“親爸爸,兒臣知錯了……今戰況極為不利請親爸爸裁決!”慈禧太后看了看一地的公卿大臣,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載湉,冷笑一聲:“皇帝,現在知道治國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了吧?當年還政的時候,哀家就說過你拿不定主意的來找哀家!哀家不但不會笑話你還會幫襯你。可是你呢?自作主張!”載湉跪在地上連聲謝罪,一再懇請慈禧拿個主意。

? 慈禧太后讓群臣平身,也讓載湉坐在自己身邊,開始久違地再次發號施令:“今為和議計,著開復李鴻章一切處分!復他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一等肅毅伯,外加欽差議和專使大臣。李鴻章之子李經方為欽差議和參贊大臣隨同前往。皇帝派的那倆議和使臣讓人家趕回來的事情哀家知道了,那是你們這些蠢材所用非人!皇帝,李鴻章還是你來接見吧。”

? 隨后,李鴻章在安徽合肥自己的家里見到了安徽巡撫派來的差官,看到了慈禧太后的懿旨。送走差官之后,李鴻章氣血上涌,一度不支。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慈禧太后這一調動,將帶給在戰爭中剛剛摔完跤的大清帝國前所未有的創痛,這是為什么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