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一天晚上,洗完澡后三個宿舍娃圍成了一個圓圈在扯東扯西,像三個小混混圍在一起邊抽煙邊計謀著什么一樣。
扯到誰比誰更傻一籌上,小黑黑對著小棋棋說了一句:她比你還不會察言觀色。
沒錯,她正是在下,我砰的一聲麻利躺槍,看了一眼小黑黑,看了一眼小棋棋,哈哈的裝做什么都不知道。
事情是這樣這樣的,那樣那樣的。
在大三期末,我和小黑黑去宿舍樓下倒垃圾,倒完垃圾上樓梯拐角處的時候偶遇了一個我們認識的女生。
我第一反應是叫了她的名字,第二反應是“啊,你的拖鞋好像我奶奶的拖鞋啊?!?,第三反應是問她為什么穿這雙奶奶的拖鞋。
然后小黑黑拍了拍我的手,我看了她一眼,說:“怎么了,難道你不覺得嗎?”
她哈哈一笑帶過,然后我們跟認識的女生說“再見”后,女生緩緩下樓去了。
回宿舍后,小黑黑馬上說:“我拍你的手是示意你不要再講下去啦,笨蛋,這種事怎么可以當面說?!?/p>
我:“這有什么問題嗎?”
事實上,我并沒有惡意,“你的拖鞋好像我奶奶的拖鞋啊”并不是在嘲笑她很復古,因為眾所周知復古是潮流,我只是表達一種又驚訝又驚喜的情緒,覺得很不可思議,便隨口說出罷了。
說話直白,性格耿直是我的一大病癥,我不是不知道,我知道的,我知道。
可,我總覺得我會選擇死性不改。
明明一句話里沒有惡意,卻要刻意到背后才能暢談,這不是顯得更加不友好了嗎?
于是,我在想:我們會不會把太多的不經意都當成了有壞意了。
我們難道不能像小孩一樣說話嗎?直白,簡單,真實。
chapter2
童言無忌,小孩子的語言不用經過大腦過濾,干不干凈都最為真實。
我喜歡這種真實,沒有太多的顧慮和世故。
我喜歡你就說喜歡,我討厭你就說討厭,我想要見你就說想你,我希望你滾我就說滾。
這有什么問題嗎?
有。
因為這是一個“你講真話,別人可能不愿聽,也不愿信”的時代。
公司一周年當天,老板說:“你們今天都要把一周年H5的鏈接轉發到朋友圈哦~”
“不要?!?/p>
“轉發一下又不會少塊肉,干嘛那么強硬?!?/p>
“不是真心轉發的,我會設置僅公司同事可見,這樣有意義嗎?”
“xx,你這種態度不行…吧啦…吧啦…”
雖然經過一堂“做人要圓滑點,說話要討喜點,在職場上要會察言觀色點”等一系列思想教育,但最后我連設置僅同事可見都不想設,干脆就忘了這件事了。
我真的不想浪費太多腦細胞去想怎樣說話會讓人開心點,怎樣子的表達會更受人追捧點。
畢竟腦細胞這東西,我本來就少。
而且。
人生在世,單單活著就挺累了,還要去取悅別人。
chapter3
閨蜜鈴兒說:“人要學會察言觀色,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b>
《越獄》S04里馬宏說:“說話小心點,不要張嘴就來。”
其實,誰不知道。
見人要說人話,見鬼要說鬼話。
其實,我也知道。
嘴巴抹點蜜說點好聽的話,對自己有好處。
阿諛奉承的拍馬屁這種事,對自己有好處。
逢人一口叔叔一口阿姨叫,對自己有好處。
但我總是學不會,再聰明一點。
所以。
我想和你說說話,像小孩一樣,可以嗎?
我們不要互相猜疑,你在想什么就說什么,我在想什么就說什么。
我們不要勾心斗角,你有什么不爽你就說,我有什么不服我就說。
就是如此,簡單,直白,真實。
重要的是,我們不要不說話。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要不說真話。
這樣子的溝通價值不是更高嗎?這樣子的傳達效果不是更佳嗎?
難道一定要我絞盡腦汁去想一句騙你的話,等你來夸我嗎?
對不起,老子不缺贊揚。
chapter4
《中國有嘻哈》的風靡,也是因為真實。無論是制片人還是參賽選手,都real的很態度鮮明。
我不喜歡你我就diss你,我看你也很不爽,我就diss回去,就是這么real。
吳亦凡在投票時當著另外三位制片人說:“我這個人還蠻護犢子的,所以我會投票給自己的成員?!?/p>
黑幕擺臺面上講,我就是要這么任性,我才不管后果。
熱狗在總決賽上的舞臺上對著觀眾說:“還好有真正唱嘻哈的人來投票,不然下面那些不懂嘻哈的觀眾投票我還真不放心?!?/p>
雖然知道觀眾像顧客一樣是上帝,但是我不放心就是不放心,管他什么效應。
《中國有嘻哈》是一檔越撕越覺得它可愛的節目,是不是真real撇開不談,光每個人的展現出來的淋漓盡致的鮮活人生態度這一點就贏了。
我有情緒,我不忍,我要爆發。
我有臟話,我就說,我要表達。
憑什么我要當一個忍氣吞聲還要想好美麗詞藻歌頌你的虛偽人,活的唯唯諾諾,簡直扭扭捏捏的不像樣!
所以。
我想和你說說話,像個小孩一樣,可以嗎?
該有的不服還給你,該有的贊揚送給你。
像嘻哈一樣,不要管詞是不是說得通,簡單就好。像嘻哈一樣,不要管句子是不是有修飾成分,直白就好。像嘻哈一樣,不要管節奏會不會不搭,真實就好。
“可以啊,你好丑,丑的跟蒙拉麗莎的微笑一樣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