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星雨
關于流星雨,在網(wǎng)絡發(fā)達的今天經(jīng)常見諸各大新聞媒體,想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fā)射出來的天文現(xiàn)象。
成因
流星是宇宙中被稱為流星體的碎片,它們運行經(jīng)過近地軌道時候,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軌道偏轉以極高速度投射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體都比沙礫還要小,因此幾乎所有的流星體都會在大氣層內(nèi)被銷毀,不會擊中地球的表面;能夠撞擊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稱為隕石。數(shù)量特別龐大或表現(xiàn)不尋常的流星雨會被稱為“流星突出”或“流星暴”可能會每小時出現(xiàn)的流星會超過1,000顆以上。
輻射點
流星雨看起來都是從天空中同一個點發(fā)射出來的,這個點就叫做輻射點。其實這是因為透視造成的。流星雨時所有流星體的運動方向都是平行的,但就像我們站在鐵路上往遠方看兩條鐵軌交匯于一點一樣,看起來這些流星體就好像從一個點發(fā)出來往四面八方而去。
歷史上的流星雨
世界上最早的關于流星雨的記載是在公元前687年,中國關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記載:“夜中星隕如雨”。《左傳》的記載,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更早的古書《竹書紀年》中寫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
在中國古代,限于科學認知水平所限,人們常常認為流星隕石(流星落到地面上的物體)預示著不詳?shù)奶鞛娜说湆⒁l(fā)生。
《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是“三十六年熒惑守心”。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顆流星墜落到了東郡。東郡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呂不韋主政時攻打下來的,當時此郡是齊、秦兩國的交界地。現(xiàn)在已是大秦帝國的一個東方大郡。隕石落地還不可怕,可怕的是隕石上面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沒有查出結果的情況下,恐懼憤怒的秦始皇下令:處死這塊隕石旁所有的人家。
根據(jù)西方古老的說法,“因為一顆星墜落就必須有一份靈魂補上去,人死了,靈魂就升天,升天時也就把你的愿望帶給上帝了。”
如何觀測流星雨
流星雨的觀測方法有以下幾種:目視觀測、照相觀測、分光觀測、光電觀測、電視觀測、雷達觀測、空間觀測等。但業(yè)余愛好者多用目視觀測和照相觀測。
如果是目視觀測,往往要在適當?shù)奶鞖鈼l件下,避免受到云層和大氣運動的影響;另外,最好在郊外比較空曠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