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我想在四個方面談一下,夢想、堅持、語言的力量、專業性。
第一,關于夢想。盡管最后吉塔和芭比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不容否認的一點是最初這并不是他們的夢想而是他們父親的夢想,在這點上馬哈維亞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在做孩子人生的設計師而不是建筑師。
前天和茂茂同學(我爸)談到人生的建筑師這個問題時,我說,你不能讓孩子一定要去做你心里想讓他去做的工作,你需要做的只是讓孩子找到他的信念,使命,價值觀。茂茂說,這要從兩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如果他靠自己的信念走的這條路并不對,我難道就看著不管,等他頭破血流等到他后悔嗎。我覺得茂茂同學說的有點道理哈哈。
所以說,另外一點我認為的是,即使馬哈維亞沒有要求她們姐妹二人去練摔跤,在以后的生活里她們也有很大可能自愿去學習摔跤。一方面她們暴打同齡男孩,或多或少會讓她們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父親的言傳身教。
第二,關于堅持。‘明天五點來找我’,她們生活從這一句話開始發生改變。從此,五點起床以后就是跑步以及各種各樣的體育鍛煉,沒錯,她們想過要放棄,但被父親逼著不得不向前走;她們也反抗過,但無效。讓她們真正用心努力想要去做好這件事的一個刺激性事件是,她們的同學出嫁,女同學說“我很羨慕你們,至少你們的父親是真正在為你著想,不像我,14歲就要被送到一個沒有見過面的男人身邊,為他相夫教子,一輩子和柴米油鹽打交道”。我想,在此刻,她們兩個人心里一定都想的是為了以后我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我也要努力把這件事做到最好。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們成功了。
回到現實,如今大多數人都是三分鐘熱度,可能此刻熱血沸騰想一定要做到某事并堅持下去,轉眼便被其他的事情吸引,接著原先的事情就被擱置了,又何談成功。
第三,語言的力量。馬哈維亞一直對女兒說你不會輸、你注定是冠軍、忘掉領先,保持進攻,你的優勢是進攻、你輸掉的,是本該你贏的比賽、贏下金牌,你將成為印度女性的榜樣,永載史冊、爸爸不會永遠在你身邊,你是自己做主。
看教練再說什么,他說你要聽我的,忘記你以前的動作、你至少可以拿一塊銀牌、你打55公斤的對抗賽是贏不了的。
有句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和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負能量的話對別人的傷害不容小覷,教練就是讓大家多發些別人的優點,多用贊美積極的語言。
第四,專業性。不可否認吉塔的失敗和她教練的不專業,不正確的訓練方法是分不開的。每個人都有長處,吉塔的優勢是進攻,而她的教練卻一直在讓她防守。專業性是任何事成功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