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盧重環,其人美且鬈。
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這首詩是對獵人的贊美。前面講《鄭風·叔于田》、《鄭風·大叔于田》、《齊風·還》,都是關于獵人的篇目,都對獵人捕獵的英姿進行過描寫。但本詩視角獨特,短小精悍,卻從獵人身邊的黑色獵犬講起,為我們呈現了一對“打獵組合”的英姿。
第一節,“盧令令,其人美且仁。”黑犬頸圈丁當響,獵人英俊又善良。
第二節,“盧重環,其人美且鬈。”黑犬脖上套雙環,獵人英俊又勇敢。
第三節,“盧重鋂,其人美且偲。”黑犬脖上環套環,獵人英俊又能干。
出自細井徇·《詩經名物圖解》
盧,黑毛獵犬。令令,即“鈴鈴”,獵犬跑動時,頸下環飾發出的聲響。其人,獵人。仁,仁慈和善。重(chóng )環,大環套小環,即所謂的“子母環”。鬈(quán ),一說勇壯,一說卷發好看的樣子。重鋂(méi ),一個大環套兩個小環。偲(cāi ),一說多才多智,一說胡須多而好看。
詩以“賦”的方式連綴,從獵犬的鈴聲寫起,隨后轉到獵人身上。以實寫犬,以虛寫人,繪聲繪色。對獵犬頸下的環飾不厭其煩的細節描寫,讓人可以感受到獵犬的興奮狀態。所以當詩人的視線從獵犬身上轉移到獵人身上,仿佛一個慢慢的“搖鏡頭”,獵人跟著“壓軸出場”。獵犬與獵人是完美的合作者,相輔相成。對獵人的俊美外表和良好品質的“無腦”夸贊,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前面也講過,打獵在古代農牧社會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尤其是在先秦之際,狩獵活動通常都帶有準軍事性質,是國防、軍事訓練的一部分。對于士大夫階層來說,“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尚武精神是事關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課題,容不得忽視。
詩經專題第103篇,總第10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