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情侶或夫妻路過我們花店。
女生說:這些花好漂亮。
男生說:買一束給你。
女生說:不要,過幾天就謝了。不實用。不想要這些不實際的東西。
我在內心翻了無數個白眼。不實際?大米白面實際,那是在花店能買的到的嗎?男生只是在表達對你的重視和在乎,因為你說了喜歡。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滿足你,男生自己精神上也愉悅。有些女生更不識趣,當著男生朋友的面生拉硬拽的把男生拉走。顯得自己很會過日子一樣。這樣做只會讓男生覺得很沒面子。
如果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女生,也許這樣說讓男生以及身邊的人聽起來都很舒服:好啊,但是拿著太不方便,少買幾支,買個小束的吧。
為什么要喜歡鮮花?為什么要送鮮花這種很快枯死的東西?我們作為人類,不就是這樣遲早都會死去還努力活著的生物嗎?
還有一種比較多的情況,女生看上了一束小花束,就是我們每天包的幸福花束39元的,說想買,身邊的男生扭頭就走了,弄得女生很尷尬,我們也不好安慰,只能把眼睛放到一邊不和女生對視,以免她下不來臺。這樣的男生真的也不好說什么,現在不是什么饑荒挨餓的年代,偶爾浪漫一下買束花也沒什么。脾氣好的女生可能就過去了,脾氣不好的難免要因為這個拌嘴吵架。
現在好多人花大價錢送花給心愛的人,總會有些人陰陽怪氣的說搞這些儀式化的東西沒用,幾天就謝了,仔細想想,平淡的生活中正式通過這些儀式化的東西去表達我們的情緒,抒發我們的情感,因為這既暗示對你的重視,在告訴對方“我記得你,我在乎你,我需要你”。
記憶很深刻的一次,誠品書店快打烊了。我也收拾東西準備回家了。一個穿著有點破爛的大叔在我們柜臺前停了一會。我以為他不知道誠品打烊的時間,上前提醒他。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對我說:我想買花送給我老婆。他總埋怨我沒送過花給她。
我問:她喜歡什么樣的花?
大叔說:沒什么要求,但不能超過50塊的。我們在蘇州工地打工賺的不多。哦對了,要有香味的。
我向他推薦了百合,他滿意的接受。我包了三只百合給他,臨走時還送了他一只玫瑰。當我們手里攥著那還帶有余溫的50元紙幣,看著大叔佝僂的背影竟熱淚盈眶。
其實吧,把某些儀式化的東西沉淀到你的生活里,就會讓你的生活充滿小情趣。
生活中的我們都在慢慢的改變著人生的角色,額頭也會紀錄歲月留下的痕跡,問我為什么送花?(年輕的時候時候說不喜歡可能真的不送)年紀越大,越想讓你明白,被平凡生活打磨平了的人更像是斑斕的鮮花,越綻放,越美麗。
相愛不及相守,買束花,送給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