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之所以這么暢銷,很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它能讓人想起自己放棄過的夢想。
“十年前的夢想如果還沒有熄滅,就讓它永遠燃燒吧!”封面的標題下面,赫然印著這樣一句勵志書的話。這本小說主要講的是一個原本不入流的小說家,為了生機在兒子的鼓勵下堅持寫作,最后成功獲獎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重點在于過程中主人公的心路歷程。青田耕平是一個克制、內斂的單身男人,妻子4年前去世,自己帶著10歲的兒子生活。他們所有的經濟來源就是耕平的寫作。耕平自從10年前得了新人獎步入這行之后,便再沒有得過任何獎。出版的14本書也都銷量很小,從來沒有被再版過。是兒子的鼓勵和生計所迫,才讓他在潦倒的事業上堅持了下來。
一個同年入行的青友會作家朋友寫了他和兒子的故事,耕平讀了之后,嫉妒心和自卑感讓他沉寂了好多天,是兒子想辦法讓他走出了低迷,打起精神認真修改自己即將出版的小說。耕平覺得不努力的話太對不起兒子了,因此他以從未有過的認真,把校樣改的滿篇紅字。
一個意外的簽名會讓耕平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在讀者心中是這樣的偉大,來參加簽名會的讀者甚至激動的直抖。耕平的發揮也很不錯,和讀者的互動也很自然。兒子在簽名會后的聚餐上暴露出自己從來沒有被再版過的事實。耕平沒有什么好隱瞞了,只好承認。書店和出版社帶著同情表示要努力幫助耕平。
幾個月后,他出乎自己意料地入圍了直木獎。這幾個月中穿插了一段戀情,在直木獎揭曉的前一晚他失戀了。第二天得直木獎得也果然不是自己,而是那個寫了自己故事的朋友。耕平在經歷了雙重打擊之后,勉強還得鼓起勇氣去參加聚會。在青友會的慶祝聚會上,朋友先開口向耕平道歉,說寫了他的故事卻不好意思跟他說。耕平也坦白了自己先前的嫉妒和對這本書發自內心的贊揚。正如在場的一個人說的:“你們倆個真是太完美了!”
耕平的日子又回歸正常。帶著兒子回家鄉給妻子掃墓,岳母一定要給耕平再找一個女人。介紹的這個老師,卻當了很多年別人的第三者。兩個人的情節也沒有太多的發展,只是喝過兩次酒,發過幾次短信。在鄉下,兒子小馳有了自己的初吻。我覺得這個情節比較突兀。不過從側面也能看出,日本的家長面對小學生戀愛的態度是喜悅甚至贊揚的,而我國...連我自己也不能接受。
故事的結尾,耕平意料之中地得了直木獎,女教師和女招待暫時停戰為耕平慶賀,小馳走上記者見面會的舞臺,和爸爸一起接受采訪。小馳表達了對爸爸的理解和支持,算是一個微弱的感人點,最后一句是“耕平切近地感受著小馳熾熱的體溫,在聚光燈中等待著下一個問題。”可能作者要象征的是耕平和小馳將更加積極地一起面對未來的生活。有點像高中作文我愛用的那種結尾方式。
在這部小說里,出版商的買點在于它的勵志和溫情。小說的封底寫著“夢想一旦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圣。”“最黑暗、最絕望的時候,正是你離夢想最近的時候。”“你只需要再站起來一次。”這都是雞湯書的風格。書里面的很多情節都有“加油哦!”之類的句子,不過日本人和韓國人好像確實是這樣的。在溫情方面,小馳這個角色為本書增色不少。他很關心爸爸的情緒變化,也非常愿意撮合他和別的女人,還很會說話。這樣的10歲孩子在中國應該沒有吧。
后半部分耕平想弄清妻子的死因,最后只是證實妻子確實是自殺,但并沒有交代清楚為什么要自殺,她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情節的設置不太完整。類似的還有耕平的戀情,最后也看不出他更喜歡哪個多一些。
總之我覺得石田衣良的這本小說沒有想象中和宣傳中那么好,比村上春樹、青山七惠、渡邊淳一等之前看過的日本作家都要差。村上春樹的故事情節和細節描寫都比他要充實許多。青山七惠雖然寫的也是平淡的生活,但是在感情上比石田衣良要更引起讀者的共鳴。渡邊淳一的作品雖然大多寫的是婚外戀,但是人物的內心特別容易讓人同情和理解。
或許是宣傳做的太大,造成讀者的期待值過高吧。如果沒有之前的期待,但從閱讀的角度來說,這還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經典日本小說,簡單的情節和平淡的情緒是我喜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