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16已經(jīng)過半。寶寶明天就三個月了,也就是說產(chǎn)假已休了90天??粗鴮氊悘膭偝錾?1CM的一丟丟到現(xiàn)在65CM的小帥哥,真的感覺時間飛逝。感受著每天他的進步及帶給我的驚喜,為娘心里也樂開了花。但另一方面,也微微擔心自己的成長速度不及他。那就學嘍,但更重要的,是要用。
應該說,自己的行動力還是蠻強的。但越長大卻越不如從前,想得多做得少。每天刷刷勵志文,看看別人的生活都是如何精彩斑斕,然后立志自己也要做點什么。之前曾有三個愿望,都是在內(nèi)心小聲嘀咕的,現(xiàn)在該是時候向前推進一點點了。
寫文章一直是我的愛好,從小學至今。大學四年都有在堅持記日記,每天晚上寢室熄燈前是安靜梳理一天的最佳時間。大學畢業(yè)工作后,也堅持記了一段時間,但最終擱置。大學時,電子設備的使用率雖沒有現(xiàn)在頻繁,但當時用本子和筆記錄文字的方式卻大有裨益。工作后每天與電腦打交道,回家后卻懶得再打開電腦寫點什么。現(xiàn)在,有了娃,想留點回憶給長大后的他。因為媽媽希望自己的成長,有你的參與和見證。
自己也學了不少知識。從能力三核的角度講,知識處于最外端,如果愿意付出時間、精力和資金,大部分人都可以掌握知識這一層面。學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這些知識沒有很好地形成自己的體系,龐雜叢生。問題之一。
自己也算有雄心壯志,不甘于平庸和碌碌無為,并不愿在將死之時抱憾悔過。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比如持續(xù)地寫作,咨詢助人;也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比如游泳,育兒;也有很多東西需要修煉,比如瑜伽,定見……生完娃已然過百的身體里流淌著奔騰不羈的血液。那么,動起來吧,才可能有詩和遠方。叫醒你的不僅僅是夢想,還有娃的哭聲。躺在溫床上遙望未來,問題之二。
碎片時間效率化,零散信息系統(tǒng)化。每天接收到的雞湯成長類消息應接不暇,如何有的放矢,剝離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問題之三。
思維天馬行空,不按套路出牌,前一秒還玻璃心,后一秒狂風大作,水瓶座典型,問題之四。
開這個公眾號,一在梳理,相信通過文字、記錄可以梳理下自己的思路。二在積累,輸出的多,自然需要輸入,不然覺不出肚里沒貨。三在工具,這里權當一個可以寫字的本子,勾勾畫畫,寫點即時有感觸的,老了也能坐在搖椅上慢慢晃著看。四在留念,跟著兒子一起緩緩長大吧。
再說說起名字。這真是個頭疼的問題,一個名字怎么能涵蓋我想表達的所有呢,還不能暫時謅一個,微信公眾后臺不讓改。叫“冰語”吧,還有重名。那且叫“子曰冰語”,你說,我聞;我講,你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何樂而不為。
就醬,以后有想到的,再補充。第一篇,碎碎念,晚安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