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瘦瘦的,皮膚很白,眉清目秀,五官棱角分明,是那種瘦削的五官,富有濃厚少女漫畫男主角的復刻感。做題的時候總是眉頭緊皺,手上轉的筆總是很不配合得摔落在桌子上。因為他的個子不高,總坐在第四排的樣子,而我因為屬于女生里個頭并不小的,總坐在倒數第二排。我總是能看見他打球歸來濕透透的背,我至今都覺得那是漢子該有的樣子,以至于我迷上老胡。
這是那位男同學
他和那時候的大部分男生一樣喜歡周杰倫,但他喜歡的并不是《夜的第七章》或者《稻香》這樣溫暖或者歡快的曲目,他有些陰郁又偏執得喜歡《世界末日》和《安靜》這樣傷感的調調。
傍晚的時候,他會站在樓梯轉角的小陽臺戴著mp3耳機聽歌,頭跟隨著節奏在金色的余光下一點一點,我吃飯回來站在樓梯口會發怔得望向他兩眼。有時候他會回過頭來對我痞痞的笑,但我常落荒而逃。
有一天他招呼我,和他并排站在夕陽下共享一副耳機,我不敢說話,五六月得天氣逼得我滿臉通紅,喘不過氣,我聞見他身上淡淡的汗味,我幻想著他能對我做些什么,譬如牽起我的手之類的。
——“上次模擬考我考得不太好呢”
他突然的開口把我嚇了一跳
——“我也是”
——“你少來,榜上有名了你都”
——“可是我數學不好啊,羨慕你數學好”
——“要不你教我文綜我教你數學?”
——“可以呀”
——“可是只有一個月時間了,算了,我還是不耽誤你時間了,走吧,回去做題吧”
而后30天,我就默默望著他的背影刷題,我經常把我精心整理的筆記借給他,仿佛那樣能夠把我的心意一次又一次的“力透紙背”,他也會向別的女生借筆記,但我總想我的筆記能夠多受他“寵幸”一會。
散伙飯那天,我拿著酒杯去找他喝酒,我看著他滿臉通紅,我說:“敬你”,他說:“我懂”。
我不知道他懂什么,是懂18歲的我那顆無處安放的少女心,還是只是單純應和。
吃完飯的時候,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哭了起來,我想起了”琉璃易碎彩云散“”故人笑比庭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我再也不能抬頭就能見到我喜歡少年的背影。
那時候班主任的口頭禪是:“同學們,現在你們最重要的任務是,考上好的大學,等你們考上了大學,想怎么談戀愛就怎么談戀愛,想怎么玩游戲就怎么玩游戲”。
后來真的想怎么談怎么談,感情路上橫沖直撞被誤解被騙,直到走進婚姻殿堂,卻不曾重新遇見青春愛戀的青澀。當時不能夠愛,而也許是因為對青春心動的幻想與渴望,才會有后來嘗試探索,緊握時的珍視及美好。
后來很多年,少年告訴我說:“我知道你那時候喜歡我,那么明顯看不出來我真是傻子了。但我們之間從未有過什么,我并不想去追問,大約美好在于未知與幻想。
他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少年,現在想來也許還有一點痞。
但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是愿意把筆記借給你,也許那不是我最美的樣子,你也不是那么帥,但卻是心動的樣子。
同樣,你現在所擁有的樣子,也許并不是你最好的樣子,卻是你此生最青春絢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