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語言,輕松化解孩子的問題行為(比如:“偷錢”)【原創】

孩子所有的問題行為,背后都與愛的缺乏有關。夸獎的話語概括化,批評的話語具體化,用對方式,事半功倍。

圖片原創:susan(羅素嫻)

今天的課堂互動,孩子們說到了偷拿家長錢的話題。當問到他們會在什么時候選擇偷拿家長錢時,孩子們的回答大概歸為了兩種情況:一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家長不給滿足時;第二種情況他們覺得是從家長那拿回屬于自己的錢—壓歲錢,所以這種不算偷。

而在問到偷錢被家長發現,他們選擇主動承認還是硬扛著不說時,大部分孩子的回答都是硬扛著。問其原因,學生們說不是不想承認,而是怕說了之后挨揍。有的學生還就此提到了偷錢后的后續影響:家長會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反復拿出這件事來說他們,尤其是在犯錯后,就開始翻舊賬。

每個家長都注重孩子的品行培養,希望孩子可以誠實、正直。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出現偷錢行為時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反應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相比于把孩子打一頓,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去思考孩子偷錢背后的原因。就像一個學生說的,誰也不會喜歡平白無故拿別人的東西,他們想用錢來得到的東西是自己渴望已久的。在孩子自制力發展還不成熟的年齡,偷錢就成了他們滿足自己需求的一種途徑。

當被家長發現時孩子并不是不想認錯,而是認錯后,他們得到的往往不是來自家人的理解,反而是責罵,甚至是挨揍。試想這種情景下,哪個孩子敢主動承認錯誤。有的學生說家長在處理這種事情時還會經常出爾反爾,說好承認后不打他們,最終還是逃不過一頓打。

身體上的疼痛也許會讓孩子不敢再去重復同樣的行為,心理上長期得不到滿足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作為的家長的我們是否思考過?沒有滿足,更沒有滿足感可言。而沒有滿足感,對一定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也就代表沒有愛。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就跟缺乏愛有關。

家長在翻舊賬時高度概括性的語言,又給了孩子心理另外一個層面的陰影暗示。我們的指責語言到最后往往就成了“你就知道……”、“沒有一次……”、“整天……”、“總是……”一類的話語,從簡單的行為層次最終上升到了孩子的品行層面。

這類話語無疑就像把孩子過去、現在一些不可取的行為編織成了一頂“品行差”的帽子,讓孩子一直戴著往前走。總是頭頂這樣的一頂帽子,試想一個孩子能有優秀可言嗎?不是孩子不想優秀,而是這頂帽子分量太重,讓孩子不得不做出相應的行為去與之匹配。

家庭中,家長期望孩子好的初心從來沒有錯,錯的是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我們把方式用反了。

概括性的語言不是不可用,恰恰相反,在孩子做出我們期待的行為時,我們就需要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從身份定位上給出孩子肯定和贊美,讓他們攜帶優秀品質的光環前行。而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我們只需具體化,就事論事。就當下的事件給出孩子清晰的要求和邊界,而不是讓它像不慎入水的墨汁一樣,無限擴大陰影。

養育孩子,給予愛的同時,我們還需用對策略,方可事半功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麗娜說,子宏什么都好,就是動不動就“毛了”,莫名的脾氣說上來就上來。 有天下班他們一起散步,子宏大概是接到了媽媽的...
    e5a83197a599閱讀 350評論 0 0
  • 第一章:自律 自律的四個原則: 推遲滿足感 承擔責任 忠于事實 保持平衡 推遲滿足感 只有父母自己做好榜樣,才真正...
    陳加新閱讀 533評論 0 6
  • 餐廳的玻璃門帶有永遠擦不掉的污痕,迎接每一個面無表情踱入餐廳的人。在這里,永遠不會見到值得紀念的時刻或者對食物期待...
    途可小姐閱讀 2,709評論 12 41
  • nav-direction :="forward" //前進 back //后退 enter //進入 exit ...
    H5日常記閱讀 174評論 0 0
  • 秋天給人的感覺總是溫暖的,溫柔的,加上傍晚黃澄澄的陽光,總會讓人對這樣的大自然怦然心動……漫步在秋日的校園,各處都...
    馬小野閱讀 1,865評論 3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