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吵架?-關注感受和動機,而非邏輯

生活中難免不會吵架。吵架也是屬于溝通方式的一種。吵架往往是由于雙方之間發生了沖突。怎么樣吵架才有效呢?秘訣之一是關注對方吵架背后的感受和動機,而非事情的邏輯。

吵架的雙方容易各執一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無法說服誰。很少時候吵架僅僅是表象,我們需要關注背后更深層次雙方的動機和感受。

舉個例子,有嚴重拖延癥的人,往往是由于其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他無法把控,處于被動的控制中,拖延是可以自己決定和掌控的。為了找回自己的控制感,拖延癥產生了。拖延癥越是嚴重,意味著他無法自己掌控的事情就更多。如果我們跟他吵拖延癥帶來的問題,其實只會造成更壞的影響。拋開拖延癥的表象,轉而關注拖延癥者拖延時的感受,關注拖延背后的動機是什么,針對深層次的感受和動機來溝通,問題可能迎刃而解。

因此,在吵架的時候,多談談自己和對方的感受。正如武志紅老師在得到專欄講的“講感受,就是捧出你的信。只有當你能捧出心時,才能碰觸到對方。如果是講道理,就很難起到這樣的作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