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閱讀,是希望看到別人的人生,窺探他們的故事,獲得新奇感,所以看的多是文學類,自傳性質的書籍。
最近兩三年,喜歡看心理學、個人成長類,因為我沉迷上那種【終于知道為什么】的頓悟。
“終于知道為什么”源于自己有太多“為什么”。
為什么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人會變得沖動?為什么有些人能克服惰性變得上進?為什么有人的社交手段如此高明?為什么有人的精力會如此充沛?……
其實這些都有理論基礎及方法論。
這個月,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有些技能水平的成長會如此快,有些會成長得如此慢。
技能水平的成長有兩種不同的類型:對數增長與指數增長。
屬于對數增長的技能,初期的進步速度會很快,到后面則越來越慢,最后幾乎是一個平臺期,哪怕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只能獲得一點小小的突破。
像健身和減肥就屬于對數增長,一開始付出的汗水和能量會得到很顯著的回報,效果非常好,但很快會進入一個難以逾越的瓶頸,即便比之前付出再多的精力去訓練,效果也幾乎處于停滯階段。于是很多人就此放棄。
再例如學外語也屬于對數增長,一開始你只要掌握500-1000個日常詞匯,就基本可以交流,較順利地表達自己,甚至基本能看懂一些簡單的外語故事。但若嘗試看外國劇集不看字幕,你會發現理解得很艱難,一是語速,二是語言習性,這些都需要長時間沉淀積累。所以某些英語課程標榜“30天擺脫字幕看美劇”,純屬鬼扯。
對數增長的技能,之所以在達到一定水平后會很容易被放棄,是因為前期的收獲太顯著太令人愉快,短期就能達到一定高度,容易沾沾自喜。一旦要更上一層樓,必須長期地付出努力,卻又久久地卡在瓶頸無法獲得之前的滿足感,這種落差太大了。
我們來看看指數增長的技能又會怎樣。
屬于指數增長的技能,從你開始做這件事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沒有任何能讓外人看出來的進步。一直到某個時候,你就好像突破了一個障礙一樣,水平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然后還越增長越快。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三體》三部曲都有一個感受,看第一部非常吃力,因涉及太多從未接觸過的物流知識天文知識,要讀懂,往往要通過查百度看豆瓣,才能略懂一二,進度一定很慢。
一旦看明白了第一部,之后的《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簡直是看得暢快淋漓,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從頭到腳被震撼的感覺。
我認為讀《三體》,就是進入了指數增長的過程。
但很多人會在讀第一部時就止步,顯而易見的原因是,付出較長時間但只有輕微進展甚至發現諸多阻滯,感到異常吃力。
企業的成長、大項目的開展,大體也都符合指數增長。
記得幾年前接過一個項目,沒有相關經驗,從零開始搭建,每項貨款的金額都偏高,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一開始我們忙到爆炸,絞盡腦汁,看似打仗的日常卻看不見明顯的進度。每次老板叫開會,我都啞口無言。
但現在我終于知道當時做的項目明顯是屬于指數增長,前期花很多精力旁人卻看不出明顯的進步,但后來通過逐步搭建終于有突破性進展,吐氣揚眉。
每項事業的自身規律是客觀的,但應該知道,無論是屬于對數增長還是指數增長,都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才能成為這個技能/行業范圍內的前20%。
在時間投入前,太多人止步前行,但哪有什么事是一兩年、兩三年就能輕易做成的。人生漫長,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練筆匯總:
本月練筆5篇
要維持一段美滿的婚姻關系實在太難,里面需要太多的妥協與包容。我們本該活得自由自在,為何還有很多人選擇受婚姻契約的束縛?婚姻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我做的這個事情不是為了完成一個什么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發展一個“系統”。
不是要薦片,而是想“探討人性”
今早起床率先走到鏡子前,打算給自己一個元氣滿滿的笑容,卻猛然發現又多了一根白頭發,很長。是啊,都30了。
201809個人總結
哪有什么事是一兩年、兩三年就能輕易做成的。人生漫長,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明天開始國慶7天長假了,如果沒有出游計劃,不如像我一樣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或者逐步開始養成一個好習慣。靜下心,儲備能量,才是假期的意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