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高二,文科。
最近情緒波動很大,月考從年級前100退到120左右。學校實行寄宿式,每個月放假三天方可回家。她跟老師說自己生病了,堅決要我舅接她回家。
我舅跟我媽說,你勸勸她,她跟同學鬧矛盾,都出現厭學情緒了。
我媽再轉達給我。
第一反應,我艸,跟別人鬧矛盾,為什么要頹廢自己?
你以過來人的身份,開導開導她。
哦。
其實我跟我妹妹的關系很微妙。
不過要我說,如果我有一個事事趕在我前邊,無論我做得再好都會被人拿來跟她比較,長久處在她投下的身影,然而只是因為她比我年長的姐姐,我就會討厭她。
上了大學,孤身在外,對新環境還帶著欣喜,我寄了許多明信片出去,給父母、給朋友、給同學。當然,我也給我妹寫了封信,洋洋灑灑的三篇,飽含我對高中三年學習生活的看法與建議,對真實大學生活的描述,以及對她的期待與鼓勵。我自認為寫得情真意切。然而,輾轉一周,她收到后,只對我說:
你的信我收到了。老師轉交的。還說你姐姐好厲害,字也寫得漂亮。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我給她打電話問近況。東拉西扯終于切入正題。
無非就是女生間的小打小鬧。那些堆積在心里的小情緒、小九九爆發了。
我向她講我以前的故事。
我們有過最單純真摯的友誼,有過最難忘無言的分離。這都沒關系,犯了傻、傷了心,我們才能看清故事的結局。
01
是從什么時候變得要好起來的?我忘記了。
大約是從軍訓時,她向我傳了幾本小說開始。大約是從閑聊中發現彼此有很多共同的想法和目標開始。又或者大約是從我們愿意向彼此說悄悄話開始。
我只還記得
明明兩個人床靠床,睡前她卻偏偏躲在被窩里用手機向我發她喜歡的人的名字,怕被別人聽了去。
她開始寫小說,我成為讀者。年少時總懷有青澀與羞赧,她不愿更多的人知道,于是我有小把柄,看著她傲嬌的微表情。
第一次看言情小說。我說,我們要是里邊的季南風和謝飛飛就好了。她不解。像她們一樣成為一輩子的閨蜜,無話不說,矛盾都能自行消解。當時我們在吹頭發,青絲翩翩,我看見她明眸皓齒的笑容。
02
是什么時候變得疏遠起來?我說不清了。
大約是從沒能在一起吃飯開始。大約是從彼此的消息都沒有及時回復開始。又或者大約是從漸漸不說話開始。
我只還記得
一個周六的深夜,輾轉難眠,收到一條信息。綠色的信號燈魅惑地閃著。我提起手機一看,是她發來的。原話是什么,我不記得了。大意是說,為什么你不找我說話,我就不能主動找你說話。為什么每次矛盾都是你主動妥協,我就不能低頭一次嗎。
當時我很費解。因為我覺得我們并沒有什么矛盾。況且我把不說話只是當成大家很忙。我以為我不說,她也懂。我以為沒有任何情感在改變。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我思維混沌,稀里糊涂地回了句,你怎么知道我還沒睡。
03
后來想想,當初還是太傻。
她不過是挑夜深人靜的時候給我發信息,可以不被干擾的冷靜思考,避免直接沖撞的尷尬。而我卻誤以為是心有靈犀。
從那以后,我們真的就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有時候眼神對上了,會下意識的避開;有時候要走近,會裝作漫不經心的錯開。我們默契的配合彼此,詮釋“陌生人”的含義。高二分寢,住遠了,更沒有交流的機會。后來忙于學業,更是無暇顧及。她有了她的朋友圈,我有了我的交際網。到最后,誰都不認識誰。
04
其實哪怕如此,我也討厭不起她。
所以有時會暗自懊悔。幻想如果沒有這荒唐的小插曲,現在又會是一幅怎樣的天地。可惜假設不能成立。
生活的齒輪不斷向前,我們早已無法回頭。每次聚餐會有些許顧忌,些許保留,眼神有閃躲,行為不自由。
05
或許我念念不忘、無法釋懷的回憶,只是你生命中的小插曲。
有人說,花還在開,已不是唐時的花,我還在,卻還是當年的我。
希望我們,也亦如此。
我們的青蔥歲月雖遠不及小說里寫的那樣激蕩人心,但穿過時間長河,穿過碧海藍天,穿過高山丘陵,穿過清風朗月,穿過隱隱花香,那個穿著白襯衫的少年、梳著馬尾辮的少女向我們漸步走來,青春張揚、觸手可及。我們不忘曾經那個認真的、執著的、倔強的自己,也為此感到嘆息。仿佛還在昨日,又仿佛此去經年。唯有深愛,以此祭奠。
01
一直都不好意思承認,我從小學一年級起就上過英語課。因為我的英語成績實在太渣,毫無道理的渣,不忍直視的渣,慘絕人寰的渣。中學時,作為整體成績還不錯的我,簡直是被英語給打敗了。
高一的英語老師教兩個班,好死不死我們就承包年級二三十個班里的最后兩名。我也只能“呵呵”了。當然啦,我是不應該找借口的。不過,高二聽說要換英語老師,我是相當開心的啦。
我是想,換個英語老師,我就能有個新的開始。哪怕從頭學起,我也無所畏懼。
新老師來的第一堂課,在講臺上手舞足蹈、唾沫橫飛、噼里啪啦用英文講了一通,我愣是沒有聽懂。當時我坐在第三排,目不轉睛地盯著她,心想,跟以前的那個沒有激情,一副儒子做派的老師比起來,她好厲害呀,英語有希望了。正值竊喜之際,我光榮的成為全班第一個被她抽起來回答問題的人。
她說,你的眼里有光。
02
“有光”是什么樣子的?很可惜,我自始至終都沒能理解到。
班主任將我調為英語課代表,希望我能借此機會提升英語成績。還有一個男生,英語大牛,至少在我心中。
漸漸的,強弱對比就出現了。而往往槍打出頭鳥,英語老師就愛拿我說事兒。什么“上課不舉手發言”,什么“不知道做筆記”,什么“昏昏欲睡”,明明都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卻每次都弄得我一個人無地自容。但是我無法辯駁。科任老師看單科成績,你是差生,你閉嘴。
老天爺知道我真的有很努力的在學習英語。
我用在英語上的時間是其他學科的兩三倍;我用了四個本子同時寫課堂筆記,試卷講解筆記及錯題,作業和摘抄;我將遇到的所有優美的詞語、短語、句型記下來,嘗試用在我的寫作中;我堅持每天朗誦英文。
老師愛說,有問題不能憋著,一定要及時解決。可是在課堂上,怕丟人,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我總是羞于開口。直到有一次,老師評講期中試卷。
03
有一道閱讀題,我腦袋始終沒有轉過彎來,堅持自己的答案。課堂上老師一句略過,我猶豫好久,決定鼓起勇氣問她。
圍繞在她身邊的人很多,我怯怯的,站在最外圍。老師雖然語速很快,倒是每個同學的問題都回答了。雖然很嚴厲,倒也無妨,舔著臉皮,畢竟是為了自己。我想,我能等,等其他同學都問完再說。
其他同學都散了,老師沒有發現我,雷厲風行地離開教室。我在糾結,要不下次吧。不,不行,從這一次開始改變,不能再拖了。
我懷抱著前所未有的勇氣與決心,小心翼翼地快步跟上,內心卻有小雀躍,就如同我奔向的是太陽、是光明、是未來、是夢想。
老師。我感受到自己的耳朵燙燙的。
老師停步,轉身,看見是我,眉間微蹙。
我的心都在發抖。左手抬著試卷,右手指著具體位置,弱弱地說,老師,我想請問,這道題......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
你問什么上課不問!你知不知道現在問我,很浪費我的時間!
我一下子懵了。大腦唰的一下,感覺頭重腳輕。她用單指敲擊著我的試卷,敲擊著我的手背,也敲擊著我的心。我感受到了她凌冽的目光,但我不敢與她對視。我埋著頭,裝作認真地看試卷,努力不讓眼淚掉下里。
她一說完就離開了,我扭頭就走。最后她說了什么,我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我只知道,我的自尊心,還有一個差生千辛萬苦培養起來的進取心,受到了嚴重打擊。
我有些討厭她了。
04
天道酬勤,有時候是騙人的鬼把戲,有時候不是。
第一次,滿分30的作文我寫了28,我的作文被她當做例文閱讀。我原本滿含期待,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可是當她冷漠地向我走來,我的試卷悄無聲息地飄落我桌前時,我的心沉了。
那次我考了134,年級第八,她問那個男生,龔夢潔以前考過那么好嗎。男生答,沒有吧,差不多110+。是的,我從來沒有考上過115。這樣呀。然后她想我投來精明的眼光。
他們的悄悄話,被我聽了去。
或許是女生慣有的無中生有或者想太多,我總覺得老師對我的考試成績持懷疑態度。我很難過,也很憤怒。
我以為這是新的開始,然而不是。她對我的態度每況愈下。我在心里也對她越來越排斥。
我立下了一個誓言,從未如此決絕。
05
慢慢的,我聽到了說她偏心的流言。但是,我們班在她的帶領下英語單科排名從倒數第一變為正數第三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大家對她又愛又恨。
我默默地做著收發作業、登記成績等等課代表的分內事,不邀功、不多說。我只當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我雖贊同,也有過羨慕與嫉妒,但是彼時,我一門心思想要實現我的誓言,以默不作聲的方式。
我對自己發誓,我要憑借自己的努力,完美逆襲。甚至不是為自己,為父母,只是為了讓她大跌眼鏡。
這種想法日益強烈。
我真的再沒有單獨問過她任何問題,我寧愿自己啃筆記,輾轉多次問同學。我知道自己在發傻,知道這樣是跟自己過不去,甚至是在害自己,但我咽不下那口氣。我決定破釜沉舟、孤注一擲。
過程是很痛苦的,幾近放棄。但每次想到英語老師冷漠的神情與語氣,我就想,我要向她證明她的偏心是錯誤的,她所瞧不上的也會令她大吃一驚。
終于,從高三開始,幾乎每次考試英語作文都是27+,總分130+。
盡管她沒有任何動容,對我的態度沒有任何改變。但是我知道,在我內心的那場戰役里,是我贏了。
06
在這個過程中,我從來沒有向任何一個人多說一句。
成績穩定下來以后,我向爸媽吐露心跡。
他們先是覺得震驚。后來又打趣地說道,說不定你們老師知道你心性高,故意對你用激將法,就像班主任偏偏把你安排成英語課代表一樣。
我知道他們是不想我太偏激。我不置可否。
其實我早就不討厭英語老師了。如今回首,我反而很珍惜這樣一段經歷。如果不是這個老師,我也許英語成績就提高不了,也許從來不能肯定自己還有這樣的潛力,也許就不能有這樣特殊的回憶。
我很慶幸,畢竟跟老師對著干是一件犯傻很冒險的事。
但是無論如何,我都愛著那個執拗的、倔強的、賤兮兮的自己。
最后,她說了一句,夢夢姐姐,你好邪惡。
我欣慰,看來已是大好。
其實跟別人鬧矛盾很正常,真的。無論是誰,明里暗里,大多為了雞毛蒜皮,甚至不知什么原因。
有些矛盾就是大動肝火、硝煙四起、爭得面紅耳赤。最后,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分道揚鑣,互不干擾。有些矛盾就是隱而不發、暗自較勁、維持表面和平,心照不宣的相互回避。
女生的心思很細膩,女生的心思很敏感。女生有時候很虛偽,女生有時候很矯情。那些嘴上說著討厭女生普遍的性格,想要成為男生的女生也不例外。她們可能也會為了芝麻大點的事情拉下臉皮。何況我們都還是獨立的個體。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對你微笑,說不定已經在心里畫了個圈圈詛咒你。
是,我承認,跟人吵架內心出現波動在所難免。但是,你要清醒的明白,你不可以以此來作踐自己。
為什么你要拿矛盾來激化自己?為什么你要拿別人的錯誤來傷害自己?為什么你在面對蜚語時不是釋放而是壓抑自己?值得嗎?不值得。
也許你會說,道理我都懂,只是事兒來得猝不及防,令我束手無措,過不去自己情感的那一關。
這就對了,因為到頭來解決事情的人,終究是你自己。
有多少人能夠陪你走到生命的盡頭?我們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短暫的相逢,有關歡笑,有過悲傷,再各自遠去。這樣說或許有些自私,但是,這也是事實。所以你有何必再掙扎與糾結。
如果你因這些瑣事而消極自己,不是犯賤就是發傻。
可成長的道路上,誰不曾犯賤發傻?
張愛玲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么練出鋼筋鐵骨,怎么長大呢?
我們還是會為某些事情困惑、煩惱、痛苦。但經歷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加堅強。歲月如同大浪淘沙,會為我們留下最真誠的人,最真摯的情感。而那些不重要的,終會隨風消散。你確是會在心里留下小疙瘩,但它也終將會被你撫平。就像握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它;那些人事物,還是忘了吧。
終有清風,徐徐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