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說走很久之后才走的旅行,“蘇州”二字在心里、腦海里縈繞得太久,這與其說是一場旅行,倒更像是赴一場多年前與蘇州立下的約。
(一)
“我們清明節出去玩吧”
“好啊”
“你最想去哪里?”
“蘇州”沒有一絲猶豫。
訂票,取票,然后靜靜等候這個時刻的到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做決定就是一瞬間的事,而如果猶豫不決,那就是心里永遠的一個缺。
要走之前,看到校門口等80路的人山人海,突然就開始惆悵了:這得等到猴年馬月啊!但有時候真的是幸福來得太突然啊,80路的師傅估計也是被那么多人給嚇著了,突然改變停車路線,直接停到校門口,不偏不倚就在我們面前,這可真是殺了前面那一大群人一個措手不及啊,上車后,旁邊的人打電話時說自己等了一個多小時終于上車了,這讓等了不到兩分鐘就上車了的我心里各種嘚瑟~
由于沒買到合肥直達蘇州的票,只能在無錫換乘。一路上,遇到的是好心和我換座位的北科大爺爺(或許應該叫伯伯),還有和我們侃了一路的中科大李先生,對他印象最深的估計就是他說的那句“我們學校男生和女生說的最多的話就是,阿姨,我要六毛錢的飯。。。。”
爺爺在南京下車,李先生去上海,我們在無錫轉去蘇州的高鐵,當我們真正快到蘇州時,心里卻真的是緊張而又期待了,所謂“近鄉情更怯”不知是不是這種感覺,這雖不是故鄉,卻是夢中來過無數次的地方。
到達蘇州已是晚上,乘地鐵二號線到石路,晚上的步行街讓我們有一種還是在合肥的感覺,可能所有的步行街都差不多吧。因為一些臨時原因,找賓館花了一點時間,不過最終選定的賓館雖然價格貴了些(假期很多賓館都訂不到),但是交通非常方便,門口就是站臺,去各個景區也非常近,這也勉強算是一種安慰吧,期待第二天的行程。
PS.來之前一定要提前訂好賓館,如果交通方便的話,基本上去哪里只要一塊錢就能解決問題。
(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蘇州這幾天有雨是提早就知道的,不過想到去江南水鄉,也許有點小雨更有情趣吧。好在天氣還是非常給力的,早上下了點小雨,而當我們吃完早餐開始前往我們的第一站——留園時,雨基本也就停了。從賓館到留園坐車就幾分鐘的事,走路要半個小時,我們決定走路過去,用腳丈量這個城市,會不會更有一些感觸呢。
4月確實是最適合出游的。小雨過后,空氣多么清新就不用說了,兩旁都是樹,雨滴扔在樹葉上不肯離去,風一來,就點點滴滴落在頭發上、臉上、脖頸里,涼涼的,這樣的天氣最好,有點冷,而又不至于太冷。一路上白墻黑瓦是隨處可見的,心里不斷默念:是了,這就是蘇州了。
在這樣一個時刻我突然想起SSLL,想起我們多年前說好的一起旅行的約定,這個約定,我們如今都不再提,但是我們都沒有忘記,并且我們都相信:會實現的。
踏著落葉,一路說說笑笑,沒怎么感覺,就來到了留園。買票,進園。
以前總郁悶,朱自清的《綠》到底是如何能寫得那樣文縐縐的,但看到了留園那滿目的綠時,便也都明白了。作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并且最早是私家園林,這留園確實算的上是經典了。留園分為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東部以庭院取勝,北部為田園風光,西部具山林野趣。難怪以前的大戶人家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各種美景,“不出城廓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那樣的情趣又豈是現在的高樓大廈所能企及的。
去留園最好留意一下表演時間,最先看到的是笛子演奏,一位男子一襲青衫,立在船頭,由船娘劃船緩緩前進,笛聲就這樣在青山綠水間穿梭,相當動聽。然后是古箏,妙齡女子端坐在亭榭內,面前的古箏在她的彈指間仿佛被賦予了靈性。接著是蘇州評彈,這個就不多說了,因為我到時正好才表演結束。。。不得不說的是蘇劇折子戲《宣懷回鄉》,以前總覺得戲無非是老人才看的,但這次竟然老老實實從頭聽到尾,軟軟糯糯的吳儂語聽的人心都變得無比柔軟,原來戲曲有太多文化,只是我們不懂。
山,水,橋,花,石,竹,到這里,才知道原來這就叫“愜意”。
PS.在留園可以默默地跟在一個旅行團后面,一來可以聽聽很多景點的背后故事,二來可以少繞點圈子,因為留園里面線路蜿蜒迂回,據不完全統計,我曾在一個地方轉了三次。。。
(三)
出了留園,接著去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是免費開放的,只管在后面排隊就是了。由于是假期,隊伍雖然很長,但移動很快,只用等十來分鐘就能入館。總覺得去一個地方博物館是必去不可的,那是幫助你了解這個城市的最直觀的方法。博物館新館是貝聿銘設計,進入博物館仍有一種置身于園林之中的感覺,一進館內便能聽到流水聲,而外面仍有小橋流水,總讓人覺得生活在一副水墨畫中。
(四)
蘇州博物館和拙政園是挨著的,看完博物館已經三點左右了,再去拙政園也玩不了多久,所以最終決定還是去平江路走走吧。一條河兩邊是樸素的民居,中間一條小橋連著,水上小船走著,在很多畫和電影中看到的景象就這樣橫在了眼前,穿梭在各個小巷中,伸入水中的小黃花,墻角的一點青苔,還有船娘那一聲聲“太湖美啊太湖美~”這一切都讓人感覺如夢如幻~走完平江路,又回到拙政園門口。這里有很多人在賣游船票,一路上,不斷有人跟你說要不要坐,最終決定坐了吧,為此還冒充了一下明光人,最終船老板說太晚了人太多不載客了,最終和我的“明光老鄉”say goodbye~拙政園這次是沒去的,也許這是為下次再來蘇州找好了一個理由吧。
下一站,坐上公交去十全街。在公交車上看到一條河好美,可是還沒到十全街,怎么辦?果斷下車!這么隨意是我們都沒想到的,有了這第一次隨意,后面的隨意就更多了。。。從公交站往回走,回到景德橋,室友說這個地方我夢里來過。其實蘇州的美不僅是在它的景區,它的美貫穿于蘇州的每個地方,每個細節,包括公交站臺。景德橋旁邊是一個慈濟醫院,應該是才建成的,門口寫著歡迎參觀,建筑很有特色,總覺得里面應該走出一些修女和小孩子們,但事實是我們走了一路都沒看到人,正當我們害怕時總算聽見了幾個工人施工的聲音。。。
出了慈濟,繼續搭公交前往十全街。晚上的十全街,河兩邊都是燈光,樹和水在燈光的照映下也是美得動人。走完十全街,一天的旅程也就結束了,等車,回賓館,繼續期待第二天。
PS.假期內拙政園門口一條街人非常多,街兩邊也有很多賣吃的東西的店鋪,但是你會發現,地上一點垃圾都沒有,這雖然只是一個小細節,卻也讓人對蘇州的印象大大的好。
(五)
本來的計劃是周莊,但查了一下,實在是太遠了,因此還是選擇了比較近的楓橋古鎮。楓橋古鎮和寒山寺是緊挨著的,因為和室友對寺廟都沒多大興趣,因此只是買了古鎮的票。楓橋古鎮的美和留園的美是不一樣的感覺,留園給人感覺更擁擠一些,而楓橋古鎮便是完完全全的一個水鄉的縮影了。雨仍然是時停時下的,因此看到那些花時,和室友都用手輕輕撫摸了一下,清涼的雨水,柔軟的花瓣,瞬間心情都美麗了。進入古鎮,可以選擇先向左走,這是一條沿著京杭大運河的路徑,綠樹紅花是自然少不了的,“曲徑通幽處”沿著小路走走就已是一種享受。往右走《楓橋夜泊》的詩句便隨處可見了,嚴格來講,整個古鎮都是圍繞這一詩而存在的。對照著門票,上面的景點都會一一出現,有漕運的發展,糧行,農家小院院里有一只孔雀,還有典當行。。。以前只知道蘇繡,在這里還看到另一種手藝,緙(ke)絲,和這個手藝的繼承人攀談才知道,他的曾祖父祖父那輩都是給皇帝織龍袍的,而他也曾三個人花三年時間復原一件龍袍,然后給了北京的博物館,這是一個傳男不傳女的手藝,現在基本上都是給別人定制,不懂的人不賣。。。這些小店鋪逛逛也是挺有意思的。。。過了楓橋是鐵嶺關,這里仍有游船,為了彌補昨天沒坐游船的遺憾,這次我們果斷的買了票。上船后打開窗就能聽到水流動的聲音,“船長”開始講解楓橋,然后就是那邊的別墅群,這個比較嚴格,不對外開放,但是里面的景色非常好,完全是模仿蘇州園林建造,山水橋都有,聽說劉嘉玲在那里也有一套房,但她沒來過,而別墅隔壁就是鮮明的對比,雖然船長提前說了,但當我們看到隔壁的破敗時還是都“啊”了一聲,差別有多大就自行腦補吧。。。船長說,去楓橋古鎮一定要摸一下張繼雕像,摸一下求財運,兩下求官運,三下求桃花運,又問:你們知道六下什么意思?大家說:六六大順!他說:摸六下,男孩就會當和尚啦。。。
下了游船,就是出口了。
PS.門口的棠花膏和梅花膏還不錯,至于別的嘛,就自己斟酌吧
出來時雨突然下大了,南方的天氣都是這樣,好在一陣大雨后雨又淅淅瀝瀝地下著了。回到賓館加件外套,準備去看電影《咱們結婚吧》。笑點和淚點都很足(主要是顏值高。。。),一場電影下來,室友眼睛已經腫的不成樣子,可能她淚點和笑點都太低,而我恰恰相反。。。接著準備回賓館,公交才坐了兩站,又看到小街小巷,怎么辦呢,下車!室友說想吃麻辣燙,我們就逛著,沒想到還真看到了,真是要什么來什么。我們就在店里吃著麻辣燙,聽著隔壁桌的一個男的高談闊論“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就想著跪著也要走完,好在沒跪太久,半年而已。。。”
吃完飯出來,雨已經停了,昏黃的燈光透過樹葉落下來,我們決定走兩站走回賓館。室友說,好舍不得,馬上就要回去了啊,舍不得蘇州,舍不得兩個人的悠閑時光。我笑著說你也太惡心太矯情了吧,但其實也會舍不得。這兩天過得像夢一樣。回到賓館洗完澡后突然很想吃東西,然后沒多會,室友說,走吧,出去。我說這么晚了,會不會太夸張了。她說,總該要瘋狂一次啊!然后我也不知道我們是什么心態,居然真的就出去了。又看到門口公交站牌,室友說,好想坐公交車。我。。。好吧,為了安全考慮,還是算了吧。如果當時時間再早一個小時,真的會有兩個瘋子從首站坐到末站的。
(六)
兩天的行程就這樣結束了,來之前,我們一致決定,出去玩時我們要減少時間用來拍照,多花一點時間自己去看,去觸摸,去感受。于是,兩天下來,我們總共拍的照片也就十來張。我們從沒后悔過這個決定,因為看到太多“長槍短炮”,不是攝像機,就是照相機或者手機,當然自拍桿是必不可少的,看到太多的人,到達一個景點,第一件事就是拍照,然后站到景點旁邊再拍照,然后讓別人站到那自己再給別人拍照,拍完照就算完事兒了,走人。很多人甚至都沒有看懂自己拍的是什么,也沒有看看那些花瓣有幾瓣,上面是否有晶瑩的雨珠,如果只是為了拍照,百度一下照片不是更多,而且名家技術不是更好嗎?太多的人拍照,總是不經意間就擋到鏡頭了(嚴格的說是在哪里都會擋到),然后雙方都不好意思笑笑,不知道這些笑里到底都包含了些什么。
《咱們結婚吧》里面說,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多看兩眼。美景值得拍下來留念這無可厚非,但是不要拍完就走,多看看,留在眼里記在心里的,也許比照片能保留得更久吧。
(七)
一個人可以喜歡很多地方,但一個人只能屬于一個地方。在做自己這個年齡段該做的事情的閑暇之余,與另一個城市來一場“預謀已久”的“邂逅”,把這些記憶腌藏起來,留作多年以后下酒倒也不錯。
我們去旅行吧,我帶上你。你帶上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