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用了一天的時間,看完了冰叔的《乖,摸摸頭》。之后,他到我屋里挑書,我問,“《阿彌陀佛么么噠》看不看?”
“不看,寫的不咋地。”
最后拿走了《紅樓夢》和《影響力》,走到客廳對我說,“他的書確實不怎么好,我寫了篇讀后感發給你,有時間看看。”
真正讀過點書的估計都不看這類暢銷書,也就我蛋疼地強忍著讀完再來吐槽。
文章的開頭就是這樣,接下來通篇都在認真的吐槽。可想而知,這本書在大哥眼里是多么不堪入目。
我喜歡了三年的作家,被大哥一篇讀后感貶低得一文不值。心里多少有點失落。
“渣男嘴甜,表面功夫做得極好,女孩子的心理他吃得透透的。”——這是他罵別人,也算官方吐槽了,給他自己做注再合適不過。
冰叔渣男?
百城百校暢聊會用力的跟每一位讀者握手不要一分錢門票費的是他;收留四方而來的流浪歌手抱團取暖的是他;讀者最大無論如何不會讓讀者失望的暖男更是他。
大一那年在夜攤上,看到《乖,摸摸頭》,感覺這個名字好有意思,便買來看了。
那時候對大冰一無所知,但就是被這個人,被他寫的的故事打動了。后來又跑去百度,看他主持的視頻,聽他的民謠。也因此,愛上了民謠。
我不敢說大冰有多厲害,就像大哥說的,他自己可能很一般,但接觸的人都是有道行的,熏染下談吐也就不俗了。
我只想說大冰其實不簡單。本是繪畫出身,只因一個念頭,便推開了電視臺的大門,憑著一腔勇氣告訴他們“我想當主持人”。摸爬滾打幾年當上了衛視首席主持人,卻又卸下大擔跑到麗江開起了酒吧,他說自己不能唱好歌卻收留了那么多會唱歌的流浪歌手。玩賠了幾間酒吧最后在麗江駐扎下來,用稿費來養小屋。
如今的小屋已不單單是一間酒吧,小屋的存在是麗江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不華麗,不美觀,更談不上有任何特色,唯一值得稱道的只怕是那群人,那種氛圍。
看得我時不時得壓抑下厭惡,喘口氣,再看下去。是啊,又沒人逼你看,但是我妹妹愛看崇拜作者追簽售強烈推薦我看,我不得不看下是什么樣東西。
我也跟很多人推薦過他的書,每次有人讓我推薦幾本書看的時候,大冰的書總是我免不了要提的。以前宿舍的姐妹看我讀他的書跟神經病似的一會哭一會笑,總罵我看書看傻了。后來竟也陪著我一起看書,一起“中毒”。
大哥把他的書定位為“低劣的精神鴉片”,我承認他的書確會讓人上癮,但絕不低劣。
若單是我涉世未深容易受人蠱惑也就罷了,可大冰的讀者千千萬。學生黨是占一大塊比重,可也不乏久處社會、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上次去簽售會,諾大的書城,排隊已然到門口還有人陸陸續續趕過來。人手一本留著大手印的藍皮書,那是大冰的書獨特的標記。
上千人中,有剛下課趕過來的中學生,有帶著朋友一塊來的大學生,還有孤身一人排著隊仍不忘翻書的中年大叔。
我曾花了一下午翻大冰的微博,看底下的評論。為的只是認認真真的去了解我喜歡的作家究竟是什么樣。
所幸,沒讓我失望。他從來不會去取悅任何人,他也不在意別人對他的評論。說他“作”也好,評論他“瘋”也罷。那是別人的事,與他無關。
他能因為朋友的一個電話陪著他橫跨大半個中國,他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游走在中國各個城市給他的讀者來一次售后服務,他更會因為微博的一句玩笑真的跑到南極去寫書。
同樣寫一時一地的奇事,只是各種噱頭耍寶。還不如劉亮程在農村里的生活和思考有人文氣息。更比不上李娟的清秀可愛、劉瑜的審視思辨,這他媽能算文學作品?
論文學造詣,大冰可能遠遠比不上他們。亦或者說,大冰與上述幾位大家風格迥異。他只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愿意把他所經歷的一切分享給他人。我讀書不多,也許只是一個愛聽故事的小姑娘。
大冰說,我筆下的故事,與你腳下的人生無關。他只是講述而已,旁人沒有義務和責任對你的生活指指點點,你也別誤解,歸根結底,人生這條路,出口絕不單一,但也別把自己的日子活成了一場自我的保守。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喜歡的作家,也許入不了所有人的眼。我只要知道,自己喜歡,知道就好。
可能真的是我因為太喜歡他了,逮住人就對人安利大冰。大哥閱書無數,也許這樣的作品真的讓他難以下咽。
看完覺得自己智商降低了好多,腦回路變簡單了,像習慣了的在流水線簡單體力勞動的工人,或者消化慣了精細糧食再不適應粗糧的腸胃。真是忍著生氣看完沒憋成內傷,結果大腦受損……在想怎樣讓還沒畢業崇拜大冰想去大理的妹妹渡過這一階段,或讓她看下別人對大冰的評論。心累!
我對大哥說我想去麗江,想了三年。一開始真的是因為大冰,后來聽多了民謠,看多了故事,對這座古鎮便越來越憧憬。
我欣賞大冰,但不盲目崇拜。我喜歡他的書,卻不是腦殘粉。我長大了,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我想去外面看看,不是因為看多了江湖,看多了故事,是因為我在家里太久了,真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大冰“既可朝九晚五,又可浪跡天涯的生活”是讓人羨慕,“平行世界,多遠生活”更是許多人渴望卻達不到的生活方式。誰能說,他們的生活你不會羨慕?
故事只是讓人看看,也許會激起埋藏心底的欲望。我喜歡看他的故事,喜歡聽他講述另一個世界他們的生活。
真實的故事自有千鈞之力,他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怎么講是他的事,聽不聽是你的事。聽完了看完了,怎么想怎么做,與他無關。畢竟每個人都會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