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貪婪本質 ?不自知的無知 ?七宗罪
? ? ? ? ? ? ? ?溫水煮青蛙 ?巴菲特 ?投資智慧
? ? ? ? ? ? ? ?牛頓爵士 ?泡沫危機 ?郁金香泡沫
? ? ? ? ? ? ? ?共計2105字|建議放松5分鐘
1.
說到貪婪,我們立刻會聯想到那些貪得無厭、貪多求全、無休止地攫取而永無止步。久而久之,它會蒙蔽我們的心智,從而使我們忽視那些出現的危險,以至于置身于其中卻不自知,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絕境之中。
基督教用撒旦的七個惡魔的形象來代表七種罪惡: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饕餮,以及貪欲。而貪婪就作為七宗罪之一,以此作為人類要禁忌的原罪。
同樣,股神巴菲特也一再強調自己的投資智慧,“別人貪婪我謹慎,別人謹慎我貪婪”。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一味地貪婪的心態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影響我們的行為,進而影響我們的人生。我們要想實現財富自由以及投資匯報,就應該杜絕貪婪。
不然我們就會像溫水中的青蛙,貪婪地迷戀于舒適的環境而不知道危險正在悄然而至,當我們察覺到了已經為時已晚。
2.
投資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和自己的本能對抗,就像人類本能是“趨利避害”的,而這種無限制地追逐利益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高風險。還有就是我們本能希望“即時享樂”的,而現在知道復利的效應和活在未來的長期策略的重要性。
而在這眾多的本能中,真正應該避免和警覺的就是“貪婪”,因此無論是古人還是當下的智者,都一再強調貪婪的危害。
現在想想,貪婪也是引起各種“泡沫”危機的元兇,由于人性的貪婪讓自己相信可以獲得本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從而不斷地投入進去導致這個泡沫越來越大。
所以可以看出,而投資和智商其實沒有多大關系,而和心智卻又巨大聯系。以至于偉大的牛頓爵士也感嘆,“我能算出天體的運行,卻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
我們知道,在十八世紀的英國的“南海公司”,在股票市場不健全的情況呀,通過各種各樣的非法手段吹捧股市,再加上一群瘋狂而又貪婪的群眾,寄希望于再次實現東印度公司的奇跡,從而最終導致在高峰之下急劇下降,無數的人虧空了一切,并且給英國當時的經濟帶來不可逆的沖擊。
其中也包含了牛頓,他在第一次進場的時候賺了7000英鎊,而在高峰再次進場,結果賠了兩萬英鎊。后來證明,即使是那些比牛頓更加懂得金融、更善于操縱資本的人,一旦開始貪婪,其后果常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而這樣貪婪崩潰的現象,無論是在熱衷于金融交易的荷蘭,最終卻出現“郁金香泡沫”,還是日本復興后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后的“日本房產泡沫”,或者是美國的“互聯網泡沫”和“次貸危機”等等。都是在于人性貪婪的弱點,或許相信那些有悖于常理的現象所致。
所以說,不管是對于投資還是其他方方面面,我們最應該避免的就是人性中貪婪的本性,他會像蒙布一樣遮住我們的眼睛,讓我們深處危險之中而不知,進而做出更大的冒險,最終將自己帶入更大的危險之中。
3.
貪婪的根本是來源于無知,而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但是沒有那樣去做,從本質上來說還是無知,所以知道再多的正確概念和價值觀卻沒有正確地行動,那么只能說“知之為不知”。反而,知道了卻一再地去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只能說是傻之又傻。
我們知道“注意力>時間>金錢”,卻一再地廉價去出賣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以此希望來換去更多的金錢的做法就是貪婪。
知道“元認知能力”,卻一再地隨大流和和跟風,對待事情的判斷還放任交給自己的本能,以此希望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決策能力的做法也是貪婪。
知道“要活在未來”,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卻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追求速成和沒有耐心,希望不通過任何努力和積累去獲得更大的未來收益的做法也是貪婪。
知道“投資的剛需是避險”,在自己的投資過程中在不做任何安全性的準備前提下,卻一再地在沒有任何基礎了解的情況下就希望賺得盆滿缽滿的行為也是貪婪。
4.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貪婪”和“進取心”的概念搞混,我們會認為貪婪可以促進自己更有動力地行動,去不斷地獲取更多的資源,并且認為這也是對于自己的督促。
而實際上,這兩者也本質的區別,而很多人也正因為混淆了兩者的概念,從而讓自己陷入貪婪其中還以為自己在不斷地進取而不自知。
第一,動機不同。貪婪從開始就是為了獲取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一味地貪多求全不在乎方法價值觀本身正確性與否。而進取心則是知道那些東西現在并不屬于自己,從而可以更加平常心去對待。
第二,思維方式不同。貪婪通常是活在現在的思維,無論做什么都希望可以立即見效,從而而讓自己無所不用其極地獲取。而進取心則是活在未來的態度,知道有些東西是需要積累獲得的,而讓自己更加有耐心長線思維地對待。
第三,行為模式不同。貪婪更明顯的就是遇到什么都想要,注意力分散在各種各樣的事物上面,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利益點。而進取心很多時候懂得取舍,明白哪些對于自己是重要的、更重要的和最重要的,所以只做對于長期目標來說最應該做的事。
所以說,復合收益率的大小不在于你做了多少的努力和投入,關鍵在于是否建立在正確的認知上面。如果錯把貪婪當做正確的進入途徑而對于兩者的差別無知,那么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說,貪婪就是我們在完全不知道卻想要得到,或者即使知道了卻沒有去做而希望天上掉餡餅的這些行為。同樣的,我們知道了很多的道理,卻以為不用去踐行就可以不勞而獲的行為就是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