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看完了根據馮唐小說《北京,北京》改編的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
這部電視劇是根據小說改編的,但電視劇的結局有些悲涼,也有一些溫暖,畢竟大多數人的歸宿是婚姻。
我看到了依據臺詞是秋水說給柳青的:食物是燃料,愛情是燃燒。把這句話當作了本文的標題,我想表達的是生活雖然重要,除了這兩樣最基本的東西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做,但食物與愛情是每一個青年都要經歷的。
我想我們生活最基礎的就是食物,大家都愛美食,你說是不是?對于愛情,她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可以給你的人生與生活帶來很多的快樂于回憶。
生活中不僅僅只有這兩樣東西,最重要的是健康與快樂。
秋水的角色在這部電視劇中能看到作者的一些經歷的背影,秋水與趙英男、肖紅、柳青三個人的關系以及戀愛,是這部戲的重要部分。
這部戲表現了中國一種特有的情感關系,以及一些思想觀念,其實不管作者怎么寫這部戲都可以成立,主要看作者背后表達的觀念與思想。
1、秋水與家庭 關系
秋水從小就生長在北京知識分子的家庭,且他父母的關系又是處于一種不和諧的狀態,秋水的爸爸和陸主任的關系就有點撲所迷離。但在這部戲中,秋水正好又遺傳了父親的基因,所以秋水被兩個女生喜歡是很正常的。
秋水從小就被他母親管理的比較死,秋水很叛逆,大學的專業以及選擇都是父母安排的,這是中國家庭最常見的一種現象,秋水很害怕他的母親,秋水的成長是有缺陷的,心中歲有一種文學夢,但他也做到了,但在經濟上受到父母的管制太嚴,很多的中國的家庭也是這么做的,用經濟壓制一切,你不聽話,就斷你的炊。秋水的戀愛也受到了母親的干預,秋水雖說思想獨立,有想法,但沒有金錢是逃不出他父母的手掌的,他的一些想法和文學夢都表現在了小說里,從這里推理看,結局是合情合理的,畢竟他還沒有畢業。
2、秋水與班長趙英男的關系
從性格上來看,秋水的性格有些內向、猶豫不決,對待情感是真性情,但有時候又總是放不下、糾結,這是他致命的弱點。在軍訓結束后,秋水選擇了與趙英男談戀愛,對于肖紅的喜歡缺始終埋藏在心里,不敢表達,心里沒有底氣。
在學醫的七年里,秋水的把業余的時間都傾注在了文學寫作上,也寫出了自己的作品。但趙英男對他的管理就像他媽對他管理一樣,看管的比較嚴,那時候,還是以學習為主,把寫小說看作一種不務正業,從而也把來那個人的關系位置擺的不正,就像很多人談戀愛一樣,以女方為中心,什么都要聽女方的,我覺得這樣不太好,不利于兩個人的成長與獨立,戀愛是兩個獨立個體太談論自己的人生與生活,而不是犧牲自己的時間與自由來討好另一方。
在這曾關系上,那個時代對于戀愛開始有了一種新的開放的話題,但主題的思想還是受到道德約束。在人生當中,人們對于自己的位置要思考清楚,并能處理好自己與周圍人的關系,你和父母的關系,你與戀人的關系,你與同學的關系、你與同事朋友的關系,這一點對于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中國那時候的環境以及中國的傳統思想不允許這樣,你看中國的家庭關系以及家庭矛盾,大多數都是由兩人的關系引起的。
3、秋水與肖紅的關系
七年的醫學學習,肖紅等了秋水七年,這簡直就是三角戀的這一種關系,秋水與趙英男談戀愛,肖紅暗戀秋水七年,秋水心里有肖紅,卻在選擇的時候還是選擇了趙英男,這里面肯定會有很多的因素,也表達了中國人在選擇的時候總會有些顧慮,加上秋水的性格,既然選擇趙英男,有同在一個班級,肖紅在暗戀著秋水,學生時代,這種復雜的關系,放在誰身上都會矛盾糾結,所以秋水這七年的生活也很矛盾,表現了人在對待感情的時候總有軟弱的一面。時間有時候會把一個改變。
4、秋水與柳青的關系
柳青是仁和醫院的婦科主任,人已經到了中年,在對待愛情上總會顧慮很多,更多的會是考慮其他因素,再加上上一次愛情的痛苦,失去最愛的那個人,一直沒有走出來,是秋水給了她一份走出的愛情,但在她做選擇時,還是選擇了與自己年齡相仿的,條件和自己不分上下的一個人結婚了,雖然那個人愛他,她不愛那個人,他借此過上了自己的想要的生活。
也反映了當時的思想狀態:老師與學生談戀愛、年長的女性與比自己小十歲的男生談戀愛,在辦公室調情,都是受到道德約束的,直到現在這種狀態也一直存在,很多人的選擇都是收到了道德約束,尤其是婚姻愛情,不敢越過那道線。這個社會是有問題的,真的是這樣,很多的觀念與思想都是國家強加給你,就像剩女剩男、同性戀等等,他們不結婚怎么了,他們是同性戀就應該被別人看不起嗎?
大多數的人跟隨主流就一定正確嗎?你想過嗎?
最后的劇情是這四個人的關系是分道揚鑣,有人結婚了,有人懷孕,最終是分別,各自去了自己想去地方。
最重要的是趙英男懷孕后,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并沒有打掉這個孩子,而是尊重生命,決定把這個孩子生下來。
小說還沒有看完,已經看了一般,與電視劇有些出入,我想結局應該不大一樣。
春風十里不如你,馮唐的小說是很有意思的,就像王小波的小說一樣有趣,但是寫法不同,馮唐的小說更多的是觸動了社會的問題和人類的情感,他的《不二》可以看一下,雖然有些尺度,更多的表現的是人的內心問題,寫小說的目的就是解決人本身的問題,不管是心里的問題還是情感、焦慮、痛苦,是在精神上減輕人的壓力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