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歲末,老板提了年終總結的要求,要檢視你一年的工作成果;
小孩要準備期末考試,看看這一年都學得怎樣。
而這時候,不得不提的就是【目標】
那一年你立下的FLAG,到底有多少還在迎風飄揚。
一、我們為什么喜歡定目標?
我們喜歡目標,所以我們經常會設定目標:
工作前,先設定個KPI;
運動前,看這次要跑多久,減多少
甚至這也成為互相新年的問候:新的一年,你都有什么目標?
最好是滿滿一落,寫在紙上非常開心,放佛寫下了就達成了。所以與其說我們喜歡目標,不如說我們喜歡和享受設定目標的過程,他往往會讓我們陷入到完成目標的幻想中。
猶如我們在說到目標是XXX時,就仿佛置身在達成目標的喜悅之中。也正因為在一開始,設定目標的過程是快樂的,所以不少人是打滿了雞血和熱情的。
二、目標難執行下去怎么破?
是的一開始我們都會很享受、很雞血,覺得我們勢必會圍著目標轉,最后達成目標。然而殘酷的事實是,能堅持下去的人總是少數。
那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就是目標執行下去很困難唄。
我們在設定目標時往往是處在幻想狀態,也就是覺得自己能夠成功,這時的你情緒很高漲,后來做著做著發現:天啊好難啊,情緒開始下降,然后接受幾次的打擊,情緒到達冰點,放棄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怎樣能夠更好地讓你堅持執行,核心就是:保持高漲的情緒。
那怎樣保持高漲的情緒——核心在于:目標不要太難完成,最好的情況是:稍微用點力就能達成目標,這樣比較容易保持幸福感+挑戰并存的狀態。
我們設定目標很多時候都是設置個大的,例如半年、1年,其實這樣很容易造成前松后緊,而且也會導致目標過大(一開始很有熱情,都恨不得一口吃下一個胖子),因此比較好的辦法,是分解目標,拆分為周甚至天的目標,這樣不僅目標變小,看著也是相對容易執行,而且保持每日有充足的動力和目標感,讓情緒處在高位水平。
三、原來設置目標的方式也分人?
我是一個喜歡自己給自己設定目標的人,例如每天的工作、生活我都會設置一個計劃,需要自己完成多少,做得怎么樣,我也很享受著自己給自己設定目標和執行計劃的過程。但也許就是我的主觀意愿比較強,比較早的主動的管理自己,所以對于其他人給我的目標設定便會極其抗拒。尤其是同一類的事情,對方如果設置的目標和我的不一致,那我往往不會理會,甚至會因為目標的不一致而與對方起爭執。我會認為:這是我的事情,我已經安排好了,你還插手做什么?
因此漸漸地我發現一些規律:如果是我自行安排和設定目標的事情,我都能比較好地處理;如果是別人要求或者強加于我的,會影響原來計劃安排的,這種事情的完成質量往往只能以“湊合”來形容。
而我先生則是截然相反,他做事是不會設定目標的,非常的順其自然,因此有時候也會拖沓。但如果是別人安排給他的事情,給他清晰的DEADLINE和目標,他就會處理得很好。他甚至覺得,DEADLINE就是一個催化劑,沒有DEADLINE和目標,他便會判斷這事不重要,順其自然就好,不知不覺的事情便會耽擱或者沒有后續消息。
在我們兩人的差別中,我逐漸明白:原來設置目標的方式也是因人而異。
像我這種主動型的人:自主,會自行設定規劃和目標,不喜歡別人插手自己的事情,希望有較多的空間,那只要對方和我確認這些事情我是否會做,大概什么時候做好,不多干涉,我便能認認真真地高質量完成。
而若是像我先生這樣被動型的人:沒啥目標,喜歡自由自在,那與他合作的人,越早地介入以及給他明確的DEADLINE和目標就會相當重要,如果用對付主動型的人的方式,那事情基本可以預料到必定會黃。
所以,從自我的角度考慮,被動型的朋友要多利用身邊的資源,讓對方給你定目標,這樣拖沓的本性可能也會有所改善。如果從合作的角度考慮,就要更早判斷合作對象的特點,是主動型還是被動型,用對應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