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鴻漸,你的人生是用來搞笑的嗎?

文/雨清澤

大學時期,有個暑假和幾個同學一起去鄉村農家樂游玩兒,當地廁所衛生情況欠佳,一個同學指著廁所里白色蠕動的小蟲,笑稱“肉芽”,并和另一個女同學心照不宣地掩著嘴笑。表情很詭異,后來我問她從哪里看到的這種“文雅”說法,她說《圍城》。


那時候,我還沒讀過《圍城》,因為有著這樣先入為主的不好印象,覺得那本書里到底寫了什么,有點“俗氣”,一直沒打算讀。

近來,開始好好讀,發現同學當年的詭異,只不過是錢老先生一則小小的幽默,而《圍城》里比這更機智的幽默諷刺比比皆是。

《圍城》里寫了好多人物,雖然主題是職業與婚姻,有人想沖進去,有的想逃出來。但是,方鴻漸作為書中的主角,他的求學、求職、戀愛、婚姻真的是一面鏡子。如果你是上進之人,會時時處處鄙視方鴻漸的做法,并要求自己一定不要像他一樣。而那些不上進的,也可以在方鴻漸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求學。跑到西洋去,學了個中國文學系。這本身就挺搞笑的。四年中,換了三個大學,“隨便聽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生活尤其懶散。”學了四年,準備回國了,總不能兩手空空,想出一個計策,買一個文憑吧。

且來看,方鴻漸買文憑時如何與愛爾蘭騙子斗智斗勇。在這些事情上,他真是很有心得。起初他買文憑欺騙父親和岳父而是心存愧疚的,可他畢竟學過哲學,懂得詭辯。立即拿出了一條歪理邪說,覺得是“不該讓父母失望,也是承歡養志”,覺得可以這么做。

他先是給騙子極力壓價,后來告訴他好多中國留學生打算要買進行誘惑,終于低價購買一個博士文憑。幸運的是,整本書里,假文憑沒有被人揭穿。

不遠萬里,背井離鄉,出國求學卻不抓住機會,全然在混,即便不喜歡自己的專業,總要學點其他知識回來,才不虛此行吧。現在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嗯,不知道這種得過且過,混一生的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在《我們三》里寫到,錢鐘書和楊絳特別珍惜在國外的讀書機會,可見錢鐘書寫這個方鴻漸的時候,是對他多么鄙視的心態。

??講座。鄉里中學聽說洋博士回來了,自然想請他去講座。可他什么也不會,只好翻閱了父親給的幾本書,臨時抱佛腳,準備了講稿。然而,一時緊張,穿錯了兄弟的衣服講稿丟了,講座的內容只好胡謅。講座中大談鴉片、梅毒。弄得呂校長尷尬地解釋“方博士是我世侄,我自小看他長大,知道他愛說笑話,今天天氣很熱,所以他有意講些幽默的話”。

天氣很熱,是需要講些笑話抖擻精神,還是講點兒冷笑話降溫呢。方鴻漸羞得不敢看臺下。

不僅自己丟人,估計連方家的祖宗都跟著被恥笑。去學校講座,即便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胡謅一些國外的有趣見聞、講一些風土人情,國外美食以及待客禮儀也是好的,何必掉書袋,瞎說一通,誤人子弟。

有句話說得好,見識比學識更重要。可見,這種不學無術的人,他們的見識也無非就是鴉片與狎妓,俗到極點的人。

??求職。在趙辛楣的推薦下,才得到三閭大學一個副教授的職位。和幾個人一起前行報到。到了學校,才發現,現實很殘酷。

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是沒有底氣的。連個文憑也是假的,專業也不是受歡迎的,虛張聲勢總能被人識破。校長也是個圓滑之人,幾招下來,就看透了方鴻漸。以至于,第二學期,連聘書都沒有給他。

搞笑的是,方鴻漸還打了一肚子腹稿,準備懟校長一下子。也不知道那時候從哪里來的勇氣與底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學生們都準備全體要求辭退他了,還是孫柔嘉提前想了辦法。

孫柔嘉只是個小講師,第二學期還得到了聘書呢,即便有校長暗中搗鬼想拆散他們的嫌疑,但是一個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校長不會感到惋惜。

時間用在那里都是看得見的。你努力了終究會給你豐碩的回報,你敷衍人生,人生也會敷衍你。方鴻漸的求職就是這樣的一個鮮明警告。

??婚姻。大概是太空虛了,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里。所以在船上和鮑小姐調情。然而,我不明白,方鴻漸為什么沒看上蘇小姐?大概是她太虛榮,蘇小姐只不過喜歡幾個男人圍著她轉。

后來,他喜歡上了唐曉芙。讀了他和唐戀愛的前前后后,唐曉芙是喜歡他的。

只不過唐曉芙太過聰明,早就看透了方鴻漸。而在她心中,她的愛情一定是空前絕后的,她對愛情要求太純潔太高格。所以他們分手了。

他是不愛孫柔嘉的,小孫只是為了在亂世中求安慰。不過絕頂聰明的小孫也早就看透了方鴻漸,什么都依靠趙辛楣,沒有自己的心得。

方鴻漸真的是一個悲劇似的人物,他聰明機智但全沒有用在正途上,混世界似乎是對那個亂世的抗爭,然而又沒有什么卵用。從頭到尾在小說里又搞笑給我們看。我們在看笑話之余,是否會從他身上得到一些啟示,進而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呢?如此,我這些文字便沒有白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