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初一的兩次打車經歷,我至今記憶猶新。
2017年的大年初一,我打車去拜訪我的一位朋友,因為過節,路上車輛很少,幸運的是,我還是打到車了車。一上車,發現司機師傅一直在打電話,我告訴師傅目的地后,師傅說,今天是大年初一,不打表,20。我勉強同意,正常情況下,從我家到朋友家10塊錢。談完價錢,師傅滿臉倦容的繼續打電話,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過了好一會兒,電話終于打完了,我松了一口氣,心想這下可以好好開車了吧。意外的是,師傅打完電話開始不停的低頭玩兒手機,邊玩兒手機邊看馬路,就在這時,前方岔路口開來了一輛車,眼看就要撞上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趕緊提醒師傅看車,還好躲了過去。這時,師傅順手點了支煙,由于天氣比較冷,車窗并沒有打開,我瞬間就被籠罩在了煙霧之中。刺鼻的煙味混合著車內很久沒有打掃的氣味,讓我一陣咳嗽,只好打開車窗迎接凜冽的寒風。好不容易挨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下了車。
而下午,我打車返回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番經歷:剛一上車就聽到了格外動聽的一句“新年好”,我先是一愣,然后給了笑容滿面的師傅一個大大的微笑:“新年好”。司機師傅和我爸爸年紀相仿,50多歲,看起來親切和善,一直和藹的笑著。他一邊開心的和我說著今天跑長途的經歷,一邊開心的哼著歌。我的心情不禁也跟著愉悅起來。車內干凈整潔,空氣清新,車開得又快又穩,很快就到家了,計價器上顯示11元,我愉快的付了錢,聽到師傅對我說:祝你新年事事如意,我說,祝您一路平安!下車后有一種以后出門都坐這位師傅的車的沖動。
這兩次截然相反的打車經歷,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不禁聯想起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某市的一位出租車師傅成了網紅,收入也是其他出租車四家的好幾倍。那么一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是怎么成為網紅的呢?一位做過他車的乘客是這么說的:他的車和其他的出租車的確不一樣,首先是車內整潔清新、一塵不染,車里還放著雜志、紙抽,可以隨意點播音樂,甚至還有免費的飲料可以喝。司機態度親切、熱情,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做他的車完全不是焦急的出行,更像是愉快的旅行。一位熱心的網友把自己的打車經歷隨手發到了網上,司機師傅慢慢成了紅人,收入也越來越多了。
可能有人會說,是因為網紅司機賺得多,所以才態度熱情,心情愉快。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網紅司機有快樂、積極的心態,所以賺的錢多。總有人抱怨油價上漲,生意越來越難做,也有人不管油價是漲是跌,總有辦法賺到錢,結果的不同反應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往往越是消極抱怨的人,人生越是困難重重,而積極進取的人,似乎活的都很輕松。而事情往往是一連串的,你對待工作的態度反映了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