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初三的侄女,正在數落她的爸爸,這個不懂,那個不會,無法好好和他聊天。說它們中間差了幾個代溝,哎!旁邊的媽媽著急了,說我還好吧?侄女說,哦,你和我是一個年代的,我講的你都懂,不像爸爸,食古不化;
侄女繼續說,好不容易帶爸爸去浪了一次,看電影竟然睡覺了!!!還是不要帶他玩了。她爸在一旁不斷的抽煙,企圖申辯,說一句侄女頂一句,最后無言可對。趁著侄女離開包廂時,她媽媽說,孩子真的沒有辦法和你好好溝通,你喜歡什么車子房子,孩子一點兒也沒有興趣,你女兒喜歡腦洞大開的東西,你也一點兒興趣都沒有。我呢,女兒喜歡什么我就去了解什么,即使第一次跟我說,我不知道,轉身就去問度娘,就懂了!然后和孩子越來越有話說。所以在她心里,媽媽是她的同類人,她什么事情都會跟我說。
我一直安靜的聽完,心里為她媽鼓起了掌,多么睿智的媽媽呀。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一位媽媽微信我,她剛上初一的兒子小c突然不喜歡和她聊天了,在家里話變少了,這讓她很驚恐,因為她說兒子以前很乖,什么都愿意說,可是現在~~~~她擔心是不是青春叛逆期到了?
我想了想,問她說,除了孩子的學習情況,你是否知道他的偶像是誰嗎?你是否知道他們同學之間流行的話題是什么?你是否知道孩子最喜歡的老師是哪一個?最不喜歡的老師是哪一個?你是否知道他的興趣愛好是什么~~~~等了很久,她回復了我三個字:不知道。
我建議她去了解下,這些問題的答案?然后,當孩子和你說的時候,做好傾聽即可;
一周以后,媽媽發微信跟我說,孩子話多了;
讓自己跟隨青春期孩子的腳步吧,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找到共同的話題,孩子也許就愿意和你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