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知識付費,貌似這個話題被提到了很多。好像從去年開始就不停的在互聯網上堆積這樣的話題,什么知識付費的元年啊等等之類的論調。
想起雷軍說的一句話,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不幸的是我也被龍卷風刮到了。
我都已經搞不清楚現在到底有多少種知識付費平臺了
這個數據是我隨便到網上找找的,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二、知識付費這個現象新鮮嗎?一點也不!!
其實這種現象一點也不新鮮。從我們小時候讀書、參加培訓、課外補習班、興趣小組與買書這些都是收錢的!一點都不神奇!
比如用在行和分答來說。認識一些牛人,請他們來給自己提供意見。
在過去用的是請客送禮吃飯的方式來“討教”對方,現在只是換了一個名詞,叫做為知識付費。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成本變得更低,
以前最大的成本在于我要認識某個人和某個人建立關系和連接是很困難的事情,而互聯網大大的解決了我要認識對方這個問題(大家都掛在網上,而且明碼標價告訴你要認識我要花多少錢),直接進入到付費這個環節。
三、錢都交了,可一點用都沒有?這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嗎?
知識付費的坑,我也同樣入過。比如說“一塊聽聽”平臺上的購買
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有一些課程買了從來沒有聽過,聽過的課程很快又忘記。這種現象正常嗎?再正常不過了呀!
你會不會經常逛淘寶,買一些沒用的東西,然后囤在家里面。
會不會覺得在大掃除的時候這個不能扔,那個以后還用得上?
你有沒有花幾千塊錢辦一張健身卡,一年只去過三次?
你會不會家里已經有很多書了,但是突然看到網上的某個圖書推薦,覺得這本書挺有意思,就把它買了下來,然后拆開包裹興奮了不到幾分鐘,翻了幾頁,覺得挺有意思,再擱到書架上,再也沒有動過它從此被塵封。
你敢說你沒有嗎?
所以交了錢和有沒有用,真的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每天都在身邊重復發生的事情。
為什么會這樣?無非就是獵奇心態、囤積欲之類的。
怎么破?
其實方法你都知道,我都有點懶得多說了。無非是以下幾種
1、斷舍離
2、把買來的東西確實用上,認真學習,天天向上
3、買之前,想清楚
4、學習要有毅力
等等
要拿我自己舉例子嗎?哎,雖然我也好多課程與書花了錢,沒有學,甚至都沒有打開過,但是......有不少內容,我是有深度學習的。比如,我會做腦圖
再比如,我的筆記
我還有很多把這些知識變為己用的方法,但不多說,而且我也有我的問題,我要面對的問題是,少買、精讀。
四、結論
1、知識肯定有用,只是對你沒用!你買它干嘛?
2、花錢買不來知識,只能買來資料
3、如果你本身就不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那你又何必湊這個熱鬧?
4、真正靠知識改變人生提升收入的是這些分享的老師,他們才是把真正把知識吃透了,然后再順便分享給你的人,你還要花錢去供養他們不停的去學習新的知識,知識付費估計沒毛病,有毛病可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