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辭職了。
這是我不知道第幾次辭職了。
準確地說,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想干什么,說不定一事無成就是我的本質。
屋漏偏逢臨時雨,也不知是水逆還是別的什么不好說的事情,壞事全部堆在了一起。
突如其來的房東趕人,與莫名其妙的工作遭小人。
是壞事可能也是好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莫不是說的這個理。
然而內心是不安與解放感各一半。
準確地說,我一直不自在,跟不感興趣的人在一起,做不感興趣的事情,疲憊、虛弱、精神匱乏,感覺是不健康的姿態與心理,盡管工作這件事情本就不存在完美的或是能夠全情投入的,但是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次是做得長久的。
這次也是一樣。
到底是我的哪里有問題,我不禁思考了起來。看上看下,總之反社會傾向很嚴重,又吃不得苦,大抵是被人當作渣滓和廢物的那種人吧。
從根本上而言,是覺得不喜歡與人為伴的原因。
有這樣的人的吧?只要一個人就好,哪怕一個人都可以,就算人類是社群動物,但是仍然是更喜歡獨處。不需要多余的人,有自己和自己的愛好就可以,可以是書,可以是繪畫,不是外傾而是內省,僅僅是為了取悅自己活著就可以的人,覺得哪怕和同一空間里多出來的任意第二人第三人第n人對話都是浪費時間浪費體力,除開工作以外不需要任何和同事交流的時間機會和必要條件的人。
被認為是怪胎、不合群、反人類、反社會,被認為不矯正就無法生存下來,被認為是不自然不正常不正確不健康的生存方式,好似小說里寫的“不在人群里花好月圓就形跡可疑”一般,還得活在人言可畏里,活在更多的指摘里的人。
我算是認命了,似乎是與人交流這件事辛苦超過工作本身。到底是怎樣我也說不清楚,也并非不會讀空氣,但是已經懶得去迎合和應對了,比如不想搭理的黃色笑話、愚蠢至極的過時段子、讓人尷尬的對象話題,這種迎合起來也徒增自己的煩躁心情的事情。就因此變得跟同事無從交流,被認為是怪人。
母上語,你這無法融入社會是病,得治。
朋友語,當蝸牛不好,得治。
我就想不明白了到底為什么是個人就要融入社會?說到底說這話的人到底明白什么是社會得定義么?社會的最小單位不是個人是家庭,一個人哪來的融入社會這種說法?再說社會礙著你什么事兒了?整天要被你融入融入,醒醒好么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說不定更妙,跟人打成一片就是融入社會?成為從眾群體的一個就是融入社會?能夠迎合打岔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就是迎合社會?倒不是說非要特立獨行,或者活得另辟蹊徑,但是總有一些人沒有必要活在人群之中,他們沒必要抱暖成團,靠自己光合發電自我思考就能活得充實豐沛,強求認同和共鳴不如大家理性相處好么。
是啦,我就是很弱,就是社會的弱者,但是矯正這種所謂的“社會厭惡”跟矯正性向有什么差別啊。社會是開放的,既然不想融入,也不代表就要撲殺。我一個人,我很愉快,我不需要更多的人,我一個人,但是我并不孤獨,不如說一個人能得到更多思考和創作的時間,思考大的如關乎生的本質、死的本質、美的事物,小的乃至早餐午餐晚餐和隔壁家的狗狗多可愛,人如果能多思考,沒意義的玩笑和愚蠢的對話該減少多少啊。
雖然硬性指標上要為房租和明日的早飯煩惱,要為很多很多必須要工作的事情來煩惱,但是在那之前我想先盡可能的給自己一點時間來獨處一下,不管朋友和家人的意見,自私一點的,愉快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