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淺談鋼琴的觸鍵

淺談鋼琴的觸鍵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cf0a70101b50f.html

(2013-05-24 16:46:53)

[<cite style="font-style: normal; line-height: 23px; padding: 0px 20px 0px 32px; display: inline-block !important; height: 23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 right -28px; min-width: 1px; overflow-x: visible; white-space: nowrap; text-align: left; font-size: 12px !important; background-image: url("../../../image/12/12_1/images/sg_newsp.png"); width: 34px;">[圖片上傳失敗...(image-de5acd-1513745493551)]

轉載</cite>](javascript:;)

|

標簽:

鋼琴

觸鍵

教育

|

分類:

鋼琴教學百科 |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鋼琴是一種有300多年歷史的鍵盤樂器。作為一個鋼琴的演奏者,觸鍵是必須解決的最重要的技術問題之一,因為它作為鋼琴發聲優劣的關鍵,直接影響了鋼琴作品的表現力與感染力。因此,觸鍵一直為許多鋼琴演奏家最為關注的。同時,觸鍵也是普通鋼琴學習者到專業鋼琴演奏者的一道門檻。本文希望通過作者本人對鋼琴觸鍵認識的敘述,為某些鋼琴學習者提供一些信息與幫助。</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簡述鋼琴觸鍵的發展</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鋼琴觸鍵的發展以古典時期為界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前一個時期是鋼琴觸鍵技術的成型,后一個時期可說是鋼琴觸鍵發展到高峰的黃金時段。</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1、前期</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關于鋼琴觸鍵的前期,首先是古鋼琴對鋼琴觸鍵的影響,在巴洛克時期羽管鍵琴的觸鍵手法大多反對用沉重的力氣去壓迫手指,而提倡以巧勁帶動手指的靈活運動。拉莫曾說過:“絕不要把手的力量壓在手指上,相反,要用你的手支持住手指,從而使觸鍵更輕巧?!倍秃盏膬鹤覥.P.E.巴赫的著作《試論正確的鍵盤樂器演奏藝術》不但對巴洛克時期的古鋼琴演奏藝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也為早期的鋼琴演奏鋪設了基礎,提供了指南。</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接下來真正奠定鋼琴觸鍵基礎的是莫扎特與克萊門蒂。莫扎特早年曾學習古鋼琴,因此,他的鋼琴觸鍵技術,留有古鋼琴觸鍵的影子。他的觸鍵要求輕巧、純凈而清晰,在旋律的處理上要求音質優雅如歌,反對不必要的肢體動作??梢哉f莫扎特的鋼琴觸鍵實現了古鋼琴觸鍵到鋼琴觸鍵轉變的過渡。而莫扎特所反對的克萊門蒂對鋼琴的觸鍵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巳R門蒂觸鍵的特點之一是抬高手指去擊鍵,這與當時莫扎特等人所提倡的、接近古鋼琴的觸鍵所違背。在處理連奏與非連奏上克萊門蒂也有不同于當時的新想法,他在其所寫的《鋼琴演奏藝術入門》一書中提到:“如果作曲家在樂譜中不標明是連奏或斷奏,而任由演奏者的喜愛去處理時,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用連奏彈出來。斷奏主要只使用在要把音群彈得活潑的時候,或是跟連奏形成對比,使前者醒目的時候?!笨巳R門蒂還寫道:“最好的規則是按住琴鍵保持每一個音符的全部時值?!痹凇叭繒r值”上他用了大寫。雖然莫扎特不贊同他的演奏方法,但不可否認,克萊門蒂的觸鍵方法突出了鋼琴的個性,對以后浪漫派的鋼琴演奏影響深遠。</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2、后期</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這一段時期跨度很長,從古典主義后期一直到近現代。許多演奏家與作曲家依照音樂作品的需要,沿著莫扎特與克萊門蒂的道路,發展了許多富有個性的演奏方法。在莫扎特、克萊門蒂之后,古典主義的鋼琴演奏風格逐漸發展成了以胡梅爾與貝多芬為代表的兩派。胡梅爾的觸鍵較為傳統,清晰而準確。貝多芬的觸鍵則更在于突顯音樂的力度與演奏家的個性,因此他的演奏常伴隨著較大的肢體動作,并且經常彈斷琴弦。此時的貝多芬在鋼琴演奏上已經開始注意用鋼琴彈出交響化的音色,這對以后的許多浪漫主義的作曲家與演奏家具有深刻的影響。</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到了浪漫主義時期,鋼琴得到了大量的普及,各種表現手法被運用到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上,鋼琴音樂空前繁榮。這時鋼琴的演奏大體上可以分為以肖邦為代表的歌唱性風格與以李斯特為代表的交響性風格。肖邦注重如歌的連奏,強調觸鍵的柔和,并且注意到了觸鍵時,手指之外其他身體部分的協調動作,他曾指出應該講究運用手掌的各個部位以及手腕、肩的前部和肩膀。李斯特的鋼琴演奏風格則在一定程度上承襲并發展了貝多芬的交響化風格,在他眼中,鋼琴儼然已成為了一個樂隊。他本身的演奏技術相當驚人,在他演奏時,他的手指、手腕、肩膀乃至整個上半身都投入到那中極富激情的演奏中。李斯特很注重手指觸鍵的部位,他曾告訴學生從指腹處發力要比從指尖靠近指甲處發力所獲得的聲音更醇厚更富有彈性。</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家們不斷的發展與運用各種個性的觸鍵方法為音樂的表現服務。浪漫主義之后到近現代,這種變化與革新變得更加明顯與突出。這一時期觸鍵風格的改變,在音響上的體現尤為明顯。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彪西、拉威爾的印象主義與巴托克與普羅科菲耶夫等人為代表的一種具有打擊樂特點的風格。前者的演奏與觸鍵注重的是體現出縹緲的色彩感與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感覺。如德彪西的《前奏曲》,拉威爾的《水的嬉戲》。后者的演奏伴有大量的不諧和音,并注重強勁的節奏、狂野的力度、不規則的重音等。如巴托克的《野蠻的快板》,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鋼琴奏鳴曲》。</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鋼琴觸鍵的基本方法與問題</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一般來說,傳統的鋼琴觸鍵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以掌關節為依靠高高抬起手指,指尖垂直擊鍵,另一種是把手平平放在鍵上,以指腹發力按鍵。在格拉西亞所著的《鋼琴演奏法》中它們被稱為“高位置”與“近位置”?!敖恢谩钡奶攸c是力量雖然不大,但是能夠快速流暢的彈奏音群,在巴洛克時期所提倡的那種清晰、柔順的早期鋼琴與古鋼琴觸鍵,就可以歸入這一類。后來隨著鋼琴結構的改變,音樂對于手指力度的要求增加,從克萊門蒂開始,“高位置”被逐漸運用到演奏中。根據鋼琴的擊弦原理,“高位置”的觸鍵力量較大,音色輝煌華麗、鏗鏘有力,如運用高抬指的話,音色則清晰明亮、顆粒性強。所以說這種觸鍵的方法比較適合于一些強勁有力但速度不快的音樂,如表現博大寬廣的意境時,就比較適合用“高位置”的觸鍵。“近位置”的觸鍵講究盡可能小的關節運動,這是一種很節約力氣的觸鍵方法,音色柔和優美。它的優點可歸納為三點:1按鍵容易,最易找到放松的感覺,2力量最容易做到平均,3避免了手指其他多余的運動,使手指在彈快速的音群時能盡可能的安穩。因此這種觸鍵方法一般用于一些圓滑快速的彈奏。但是在初學鋼琴的階段,如果接觸“近位置”觸鍵較多的話,比較容易形成一種消極與散漫的彈琴狀態。相反“高位置”的觸鍵方法有利于培養初學者手指的力度與手指的獨立性?!案呶恢谩迸c“近位置”在理論上雖然有所區分,但是在實際演奏中卻總是相互聯系,一切的方法都取決于音色的需要與樂曲的要求,甚至鋼琴的不同性能。觸鍵是靈活的,需要用自己的心去選擇最合適的方法。</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關于鋼琴觸鍵我覺得首先是要注意手臂的放松。當然在彈琴時,手的肌肉不可能都是完全的放松,要出力的話必然會有肌肉緊縮。因此如何放松該放松的肌肉,控制該運動的肌肉才是我們該探求與學習的關鍵。鋼琴的觸鍵,其實也是演奏者不同個性的表現,不論是演奏家還是普通的鋼琴學習者,對于作品不同的理解往往體現在觸鍵等方面,特別是對于鋼琴家而言,觸鍵甚至可以成為他們個人的名片。一個樂曲經常有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因此,在鋼琴的觸鍵的運用上,應按照不同的音樂需要與自己的體會,結合多種方法,對作品進行最為全面的表達。只有恰到好處的結合,才能創造出色彩斑斕,千變萬化的音色與音質。而對于初學者來說,最開始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訓練,避免觸鍵時姿勢的畸形,形成用最合適、最方便的姿勢彈琴的習慣。比如說在早期訓練手指力量與獨立性的高抬指,就比較適合早期手指還分不開的一些人。在訓練做其他練習時,力量要源于肩膀,切忌手指孤立的運動。作者認為聽覺的訓練對于練習者來說,也同樣重要。在這所指的聽覺分為兩種,首先是多聽大師們的演奏,這樣能夠培養我們音樂的感覺與表演的熱情,并且能夠幫助自己樹立音樂的審美標準。其次是把聽覺運用到自己的學習與演奏中,通過自己的耳朵來辨別哪些音符應該用怎樣的方法來演奏,或者是自己在演奏上,觸鍵還應該作哪些方面的改進。</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 <wbr>

<wbr>

掌握正確觸鍵是我們理解與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觸鍵問題的關鍵就是不同音樂要求的不同音色,然后運用不同的觸鍵方法。不論是巴羅克時期,還是近現代的觸鍵。音樂的本體始終處于觸鍵方法的中心位置。</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參考文獻:</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論鋼琴觸鍵技術的發展》丁好 《黃鐘》2005年第一期</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高位置”與“近位置”》高顏仙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第二期 </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鋼琴觸鍵的基本問題》奧席卜.加布里羅維奇 著 葉俊松,張曉蕾 編譯</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一期</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鋼琴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的影響》陳放 </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四期</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談鋼琴的觸鍵和發音》江肖慧 </font>

<font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ine-height: 27px; font-size: 18px;">《樂府新聲》1995年第一期</font>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