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位85后女攝影師的隨筆深深打動。不因她的文筆或經歷,而為她身上的樂觀、堅韌、豁達。
那種感覺,就像和剛遠游歸來的朋友,吃著火鍋聊著天,氣氛融洽。她整晚都在笑,和你說了許多路上有趣的人和事。你也跟著樂呵呵地笑著,心想,哪天我也可以卸下工作與生活的束縛,無憂無慮走在路上就好了。
你也想擁抱新疆美得窒息的星空,想走進日本靜岡現實的動漫街景,想投身法國南部高山懸崖下神秘莫測的海。但缺乏她想走就走的行動力。
你帶著極大的艷羨聽她的故事,發自內心為這位有趣、活力、開朗的朋友而驕傲。有些人不煽情不賣慘,也能夠激勵旁人,好像她本身就是個小太陽,走到哪里哪里亮。
她叫燕子。前段日子偶然看到一篇她的公眾號推文,叫做《真愛,至上》,是由影片《真愛至上》引發的隨筆,里面提及這幾年她經歷了幼女去世、十一年的感情終結、又再戀愛的故事,她說:
“有一個人問我,小桔子的大名叫什么。
我說,李小麥。
深呼吸,說出大名的時候,覺得這個小家伙啊,真的真實存在過呢。”
那種作為母親與生俱來的柔軟、不為人說的悲慟,一下子擊中了我。
我關注了她的公眾號,看她斷斷續續地更新:噢,原來她是一名攝影師,她去日本探友、在毛里求斯的海邊裸背,開辦了攝影學院,生日時朋友為她舉辦了粉紅色的神秘晚會,自封酒神喝啤酒喝到斷片……
她真誠又有趣,認真又努力。生活總是熱熱鬧鬧的。而她呈現的這些熱鬧,會讓你忘記她曾經歷了多少個黑不見底的暗夜。正是這份即使受了創傷也不放棄對熱愛生活的態度,感染了大批網友。總有粉絲在推文的評論里表白:燕子,真的很喜歡你。
作為一名新粉,我只默默看著,不作評論,也沒有刻意去搜索她的作品或新聞。知道她積極走在新生活的路上就足夠。
某天在書店看到這本《何必等來生》,封面是她的黑白照片,燦爛的笑容,彎彎的眼睛,眼睛里透著光。忽然很想知道更多關于這位女攝影師的故事。于是帶了回來。
這是她的隨筆,大多是她在路上旅游的故事,她寫別人比寫自己多,而筆下的人物總是滿懷夢想、積極生活、生動有趣,與她相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價值觀相似的人冥冥中總會走到一起。這是所謂的世間吸引法則吧。
導演是她的丈夫,書出版的時候應該是他們的未滿周歲的女兒去世,而他們婚姻尚未破裂期間。她沒有提起小桔子,只是偶爾說句“當時我正經歷些難過的事情”。沒經歷過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經歷過深夜痛哭的人,他們不再談人生,只想享受人生。
她寫她和導演的故事,寫他們大一賣壽司、大二賣盜版匡威、大三開攝影工作室、大四畢業決定前往北京重新開始;也寫他們付完租金之后身無分文,又在短短幾年里將工作室擴展到擁有幾十個員工頗有規模的公司;寫導演為攝影公司起名為“愛燕子”,說一輩子都會愛她;也寫導演建了個文件夾“我能帶燕子去的地方”,踏實的導演將現實和理想結合,一步步實現兩人的夢想;還寫導演帶著穿上婚紗的燕子去歐洲深度游,為自己拍婚紗照。聯想到后來他們離了婚,總覺得那份甜蜜里摻著蜂刺。或許這就是生活。
她將最后一章留給媽媽,公開媽媽給她的信。一脈傳承的性格與血脈之愛躍于紙上。燕子的豁達、開朗、超強行動力,來自開明、民主的媽媽。書名“何必等來生”,也是媽媽的想法。媽媽的祝愿“希望你成為自由而高尚的姑娘”,燕子做到了。養成這樣的姑娘,媽媽應該很驕傲。
很多暢銷書流于表面,特別是散文隨筆類,往往滿足于文字技巧的運用,皮囊之下的內核幾乎空蕩蕩。我通常敬而遠之。《何必等來生》的架構也是松散的,既有游記又有生活感想,把它們聚在一起的是燕子本身的精神氣。
很高興,它不是一本苦情書。
煽情、苦情的戲總是比較容易打動人心,但看多了會累,有時更會隨著作品陷入黑暗,以致懷疑現實人生。這本書恰恰相反,它不賣慘、不喊痛,只稀稀疏疏記錄著溫暖的回憶。連章回名都很溫暖:“到處都在吃飯唱歌”、“所有的人都在笑著”、“城里住著生動的人”。看的時候不禁想,作者得是個多良善的好姑娘。
這個架著金色圓鏡框的姑娘,把她二十幾年來遇到最有趣的事情分享給你,把她最美好的歲月分享給你,把火鍋啤酒分享給你,把風光旖旎分享給你。不炫不耀,不嗔不怨。這份對生活的真誠,我雙手接過。
看完這本書,我對燕子的興趣愈加濃厚,
于是到網上搜索她的資料,想了解她的攝影作品。結果搜出“攝影師燕子前夫出軌”的信息,原來他們離婚是因為導演出軌工作室的化妝師,而且在小桔子去世后不久。
那兩年的夜晚不知燕子怎樣熬過來的。
也終于看到燕子首次對小桔子去世發表的文章《無題》。隔著屏幕和三年的時間,仍能感受燕子當時的痛苦。她說,“這是我的生命中第一次面對生離死別,居然就是我自己的寶寶。”看到這句,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這番痛苦比《真愛,至上》里的描寫要深刻許多。三年前,她說不知道自己哪天可以在提起小桔子的時候不流淚。三年后,她說已經忘記了痛徹心扉的感受,但還記得晚上殯儀館空蕩蕩的停車場。盡管這些她都沒有在《何必等來生》中提起。
這一切,被輕描淡寫匯成一句:“最好的人生,不是沒有傷口,而是帶著傷口仍然愿意奔跑。”
我肅然起敬,不為她經歷的痛苦,而為她走出陰霾的勇敢,更為她依然擁有去愛人的能力。正如我們歌頌的從來不是苦難,而是面對苦難時的不屈不棄精神。
真的,未來的日子還有很長。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曾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好的傷,在時間的治療下,還是可以大笑、可以感受幸福、可以充滿生機。正如又可以和朋友嬉鬧以及戀愛的燕子。
而重新踏上追求幸福的路,不是對逝者的不遜,恰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也不是對背叛者的懲罰,而是一別兩寬的豁達。
無論經歷了什么,人總要好好地活著。
有理想就去追,有夢就去實現,莫問前程,不等來生。
燕子,我也好喜歡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