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狼都是狡猾的角色。蒲松齡的《狼》三則,更是將狼貪得無厭的性格描繪的淋漓盡致。羊作為狼的可口美食,更是遭了不少的罪。
前幾曰看到了一個故事更是深有所感,標題是《五十只狼如何圍攻三千只羊》。未看,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到狼到底用了什么計策。到底如何才能將羊全部至于死地呢?
故事是這樣說的:在一片大草原上有三千只羊和五十只狼。狼羊都有一個頭領。一天狼族首領在一個山坡上聚集了全族,說要全部殺死這三千羊。而那三千羊就在山坡下,狼族首領對狼們說:“你們要聽我的,沒有我的命令,你們誰都不能動一只羊。”狼們聽令,在山坡上看守著羊。羊兒悠閑自在的吃著草,羊首領說“吃草睡覺都警惕些,小心山坡上的狼”狼族中自然有幾天沒吃東西的狼,有只小狼實在忍不住了,悄悄靠近羊群,狼首領看見了趕緊將它趕了回來。小狼說“首領,羊們在吃草,況且這么多只羊,讓弟兄們上,怎么也能抓住幾只啊。弟兄們都餓了幾天了,就讓我們嘗個鮮吧。”首領搖搖頭說:“不行,還沒到時候。等到最佳時機,這三千羊都是咱們的,別忘了咱們還要過冬,還有些老狼和剛出生的小狼要吃食物。應以大局為重。”這話說進小狼心里,小狼便退去一邊不再有動作。
到了晚上,羊們都休息睡覺。小狼再次進言,說“首領,現在是時候了吧,咱們上吧!”首領這次又搖了搖頭,命全族狼來聽戰術。首領說完后,小狼問“為什么要在黎明前后動手?而不是別的時候”首領耐心地說“羊無論吃草還是睡覺,耳朵都很靈敏,聽見有動靜就會跑。而且它們有犄角數量多,難保咱們族中狼不會受傷。據我多次觀察,在黎明前后,羊會有一潑積攢一天的尿就在它沒尿之時,咱們開始獵殺。它會因為這潑尿跑不動,這便是最佳時機。”狼們聽后茅塞頓開,開始布陣等羊們醒。
黎明到來之際,羊紛紛“咩咩”叫起來,狼首領一聲令下,狼們分三面圍擊羊群。果然如首領說的一樣,羊跑的非常慢,就算快的,跑不多遠也坐在地上不能動了。狼們把羊一個一個咬死。羊首領一看不好,幸而有一面沒有狼圍截,羊首領帶著幸存的羊,向那個方向跑。跑了兩三里地,卻發現那里竟是個大懸崖,剛想調頭往別處跑,狼首領竟帶著剛剛咬死那批羊的狼來了。
前面是狼,后面是懸崖,羊們無處可逃。最后狼們把這三千只羊,一一拖進住處,全族都熬過了寒冷的冬天。
狼的狡猾,首領的神機妙算,都為這最佳時機鋪就了道路。狼的狡猾人亦知之,最佳時機人須掌之。
最佳時機的掌握,乃是勝敗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