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很容易被自己騙的,我們想要學好英語,定下目標每天記多少個單詞,剛開始雞血滿滿。但是過了剛開始那幾天,我們就開始沒了激情,覺得學英語太辛苦,好像也沒有那么大的作用,我們漸漸的失去興趣,最后掙扎著放棄了。
想想這樣的例子是不是還有很多,從上學到工作,我們有多少次的放棄,有多少次對困難妥協,你并沒有那么努力,只是做出很努力的樣子來自我安慰,借此消磨時光。
初中,我沒有好好學習,那時候的我很膽小、缺乏主見和自制力,糊里糊涂的跟著班里同學一起玩,同學中流行玩CF、地下城、穿越火線,但是我沒玩過這些。那時候中午不吃飯和同學一起打籃球,晚上不睡覺和同學翻院墻去網吧,上課不好好聽講看小說,最終,我中考沒考上高中,只差幾分。
記得查出分數那天晚上,四伯也在,媽媽去打工去了,屋子里只有我們三個人,爸爸問我是花錢買高中讀還是復讀,我想都沒想說我要復讀,我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我不愿意讓家里花錢送我上高中,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上理想的高中,最終,通過一年的努力,我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一直到現在上大二了,我都沒有在學業上放松自己,雖然算不上學習頂尖的學生,不過我一直都在努力。
而且,我的努力也還是停留在舒適區,沒有達到學習區。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的練習是簡單的重復,并沒有到達學習區,所以我們進步緩慢,有的甚至干脆處于停滯狀態。想要進步、成長,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你要不斷做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事,當你能夠做好它,你才是真正進步了。
看過稻盛和夫的《干法》,《干法》記錄了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稻盛和夫在京瓷創立不久,收到了一批冷卻廣播管用的“水冷復式水管”的訂單。企業的技術人員走了,產品沒人做,訂單就發到了京瓷。這種水管用的是舊式陶瓷,屬于陶器,而且體積大、結構復雜,京瓷并不具備制造這種水管的設備和技術,但客戶盛情難卻,稻盛和夫接下了訂單。
既然接下訂單,就一定要做出產品來,決不能失信于人,稻盛和夫想。在水管成型的過程中,要么就是干燥時間短水管容易裂開,要么就是干燥時間太長,產品由于自身重力而產生形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稻盛和夫在火爐旁抱著水管睡,晚上不停轉動水管,不讓水管發生形變。稻盛和夫說,抱著水管睡方式既不衛生又不高效,甚至有些令人生厭,但是做產品如果缺乏這種熱愛,任何東西都做不出來。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這種極度認真的生活就是稻盛和夫的習慣,這位85歲高齡的老人,雖然人很滄桑,但卻傳遞出一種感動。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是感性的,是由無聊和貪念引起,而想要擺脫感性的煩惱,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工作。
我們很多時候只是盡力,并沒有拼盡全力,為的只是自我安慰,其實,我們最需要的是走出舒適區,進行刻意練習。對大多數人來說,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的認知沒有達到那種高度,我們會本能的害怕,強烈的失去感會讓我們不敢嘗試,遲遲沒有真正成長。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是對大多數看起來很努力,但沒有做出成績的人的最好比喻。原因,我想是缺乏對成長的強烈渴望,缺乏對成長的信心。要打破這種局面,就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持續打磨一項技能,比如寫作、英語、編程、演講等都可以。投入時間和精力練習,讓它成為你的優勢,這就需要我們不斷重復練習,絕大多數人低估了習得一項技能所需要的重復次數,這樣就直接導致了他們的失敗。
相比較一項技能都沒有的人,熟練掌握一項技能的人,肯定多了不止這項技能本身的優勢。他們的優勢更在于認知,那些掌握了至少一項技能的人,他們知道一項技能需要經歷那些階段,需要重復練習多久,如何突破遇到的瓶頸等等,他們練習下一項技能時更有耐心,這些認知上的優勢才是最有價值的,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一項技能并不斷打磨。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們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想要成長,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跑,任何事加上時間都會變的很不一樣,因為時間有復利效應。成長就是不斷的認知升級,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你需要從離你最近的地方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