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誤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又問及讀書的話題,我還只能照我理解來說。失望或收獲,全憑你了。

讀書對大部分人來說有益,但神話讀書和夸大讀書,就實在是廬山之言了。

劉邦和朱元璋,幾乎不讀書,他們成就了霸業。他們的文臣武將,一定讀書不少,只是成就了事業。

讀書與人品氣節無關,這些更依賴生命的質地。飽學的叛徒和博識的奴才太多,讀書不能支撐精神雄起,倒成了低頭彎腰的最大諷刺,讓那些經典的首創者絕望得要死。

有人若不讀書,可能成為磊磊昭昭的漢子。讀了書,他只能成營營役役的俗徒了。日月光陰里,他只知道用他可憐的知識討活了。書也會為他悲哀。

筆下雄風,不一定就是生活慷慨。書拯救了你的靈魂,但不要指望它能給你買一個火燒饃。不要以為你操持的筆管,比農人的犁管,乞者的竹管強多少。它們,前者可以深耕,后者能夠打狗。

清風明月下,有人只兒女卿卿。用清詞麗句寫風花雪月,也是對讀書對文字的糟蹋吧!境界格調在那,讀書人你不必自說,你的文字就是你。

總有局外的高人,行外的大才。最懂你文字的,也許是東山的樵夫,北嶺的漁父,或小村的荊釵。他不讀書,他不會說文。他識字,他有感覺。他只匆匆一覽,或者瞟上幾眼,一語就道破你文章要害,而你只能佩服得以手加額,而北京和上海的教授們只會瞎扯,在講臺上一遍遍地貽害青年。

全人類都有認識自己的大任,讀書人尤其,沒有讀透書的人最認不得自己,多數高估自我,在己覺高高在上,在人是荒唐迂腐。讀書而成笑柄,悲哀里的可恥。

人間最是無字書,社會才是好大學。有人游歷全球,無法充實自我。有人透視社會,走進風景深處。魯迅一生沒有一次所謂的旅游,他看到了九天外的陰霾,地火下的腐植。只是這人生大書他看穿了,也開出了藥方,中外的當局者卻不肯去抓藥療病。所以,偉大如他,死了,也一切照舊。他的憂憤深廣,也只能如落進深谷的秋葉。

讀書,改變不了你自己,你的兒女,你的家族,更不能解放全人類。我讀書教課,就如鄰居的阿三。他今早六點出門,到城東的工地,搬磚和灰,推車搭架,干到今晚八點半,有一百一十元的工錢。我種地或教課,大汗不斷和口干舌燥里,也不過是掙幾個養家的辛苦錢,讓我的孩子親人不至于過多艱難困苦吧!我倆其實一樣,本質。

我讀過書,又如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