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生可樂時,因為羊水重度感染外加臍帶繞頸三周,我簽了可樂的病危通知書。從住院到他出生前的那一刻,我一直都在心里祈禱,讓我平安地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我定會傾盡我所有的愛,只為讓他平安健康的長大。
盡管手術過程比較驚險,事后醫生告訴我,孩子是真結繞頸,而不是簡單的臍帶繞頸,所謂真結,通俗說就是打了死結,如果我稍有疑遲,選擇堅持順產或是手術時間推后的話,后果都不堪設想。
為此,我更加堅定了,別無所求,只要我的兒子健康平安足矣。
可是當時的信念隨著可樂的成長而變得模糊慘淡起來。我開始像全天下所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一樣,在健康平安之外對他有了更多的希冀與期待。
我開始在他六個月左右時,每次喂奶都要給他讀古詩,直到他睡著為止;不到一歲就開始整箱整箱的買幼兒繪本,陪他看圖讀書;一歲半帶他去試聽全英語早教課,回家后便開始日常英語的訓練,即便他連漢語的爸爸媽媽都還不會說;整個冬天每天都帶他去水育館游泳,即便他有輕微感冒流鼻涕癥狀也毫不例外……
我還想讓他更牛更棒更厲害,可我已然忘記了自己的初衷,直到有一天老公對我說,你當初不是單純的希望兒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嗎?為什么現在對他有這么多健康之外的要求?
這句話讓我醍醐灌頂:我想要的太多了!如果我的兒子天生體質不好,我對他的希望肯定只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而如今,他體質強壯,我卻忘了初心,一味地在他身上加重砝碼。
想要的太多,期望值太高,結果往往會不盡如人意。可樂的語言功能尚未發育成熟,還處在咿咿呀呀的積累階段,而我不是耐心的教他爸爸媽媽的發音,反而奢望他能張嘴就是中英雙語,真是可笑至極啊!
就好比在超市買糖一樣,你要一公斤糖,而售貨員抓多了給你一點點減少至一公斤和開始少抓點再一開始給增加到一公斤,兩種不同的方法帶給你絕對是高低錯落的兩種心情。
減法使人失望,感覺有所失,而加法帶給人希望,讓人欣喜。
每個父母都聽說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可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所有的孩子在出生以后他的起跑線就已經由他父母的學歷學識,社會背景,經濟基礎,人脈關系所決定,不同的孩子起跑線不同,何談輸贏?
企圖通過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讓孩子在某一方面速成,試問大人自己能做到嗎?
成人世界更是如此,明明個人管理不嚴苛,卻還有諸多訴求。
好比我,作為一個全職媽媽,我既想保持苗條的身材,擁有誘人的馬甲線,還希望在自己所喜歡的讀書寫作畫畫和書法上有所突破并且小有所成,結果呢?
兩年來,我手機上的keep軟件裝了卸,卸了又裝,肚子上的游泳圈和大象腿絲毫沒有撼動過他們的地位;至于讀書,存了不少貨,列了不少圖書計劃,也總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停停走走,缺乏量的飛躍;寫作也是階段性的,簡書上私密了三十多篇文章后,我才找到方向,開始重新寫起;畫畫和書法因為不能時間碎片化利用,我都快忘了凝神靜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了……
我對自己要求的還挺多,可是結果是做啥啥不行。
經過思考和調整,我決定只做好寫作這一塊,有舍必有得。
人的時間精力和專注度都有有限的,與其做個什么都會一點的大眾款,不如在自己的興趣愛好領域方面專攻精通一項足矣。
孩子也一樣,不要奢望他成為那個行行都通的狀元。
所以降低期望值,減少要求,做生活中的減法,或許你會收獲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