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閉島》改編自美國小說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說,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馬克·魯弗洛、本·金斯利等主演。影片講述了聯邦偵探泰德·丹尼爾受命到一座島上調查一個殺人機構,卻因此遇到了重重危險和謎團的故事。
提起馬丁·斯科塞斯,你想到的是什么?
筆者的第一映像就是《好家伙》、《憤怒的公牛》、《賭城風云》、《出租車司機》(暴露年齡了)、比較近期的是《無間行者》(無間道翻拍),《禁閉島》。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禁閉島》。
老馬之前合作較多的演員是羅伯特德尼羅,而最近合作比較多的是小李子。
海報來一個先。
如果您已經看過該片,再回過頭來看這個海報就覺得富有深意。
小李子一半的臉被火柴照亮,另外一半朦朧不清。其實也有些對應本文主線,你在整部電影大部分時間看到的小李子就是小李子本人么?
按照懸疑的最終套路,最后的反轉又是怎樣呢?不要著急,我們慢慢來談。
第一次看老馬的電影還是《好家伙》:詩意的緩推鏡頭,使本人對黑幫片燃起濃厚興趣。而且老馬之前最拿手的也是黑幫片,合作最多的演員是羅伯特德尼羅。你說羅伯特德尼羅一出場,不用怎么化妝打扮,黑手黨氣質就顯露無遺。
只是,怎么也想不到,馬丁竟然還能把懸疑片拍的這么好。
我大學室友兼非著名影評人王博鑾的話來說就是,老馬年紀大了還能趕上潮流,拍一個開放性結局的片子,而且還拍的不錯。單單這點就值得現在的導演學習。
影片講述了聯邦法警泰迪·丹尼爾斯,來到禁閉島調查患者失蹤事件。
《禁閉島》一開篇便是一支小海船無助的搖曳,穿過濃霧緩緩而來。
男主角和他的新拍檔前往神經病醫院調查一樁案子。這家精神病醫院建立在一個孤島上,三面峭壁,只有一個港口。醫院建于內戰,筑有軍事堡壘。船將他們送上島后便遠遠的離去。殺死親生骨肉的女犯蕾切爾從醫院神秘逃脫,藏在孤島上。泰迪懷疑主治醫師約翰·考利存心隱瞞內幕,并向透露他的真實目的其實是尋找當年燒死他妻子德洛麗絲的管理員。同時他還要調查美國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進行人體科學實驗的事件。
介紹一下原著小說作者:Dennis Lehane(丹尼斯·勒翰)。
因為作者是懷疑論者,他所寫的圈套是:政府為了做人體試驗,把一批批情緒不穩的正常人送到島上,用藥物將其逼瘋。而這位探員就是遇難者。
但是電影從頭到尾沒有接這個茬。觀眾看完以后急于想要了解,小李子是探員還是病人?我們回一下影片最后的那句臺詞:live as a monster or to die as a good man。這里已經承認有了雙重人格。只是這個病本來就是他自己的,還是醫院后來附贈給他的沒有交代清楚。
那我們至少有了一個前提,就是小李子同意了自己有雙重人格。
接下來從兩方面來講。
1.假設陰謀論成立,他本來就是探員。
上島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飲用了帶有致幻劑的水,抽了帶有致幻劑的煙。最后接受了醫生給他的設定——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而這個島上的醫生就是在做活體實驗。雖然自己有強大的意志力一直在反抗,無奈藥效太猛。哪怕痊愈后也可能生活在雙重人格中。
我寧愿失去所有的記憶,我也不愿意始終有一個噩夢存在于我的腦海。
2.假設沒有什么陰謀,他本來就是病人。
通過和醫生,病人的接觸。認識到了自己的雙重人格。在了解了自己以往的罪行之后,他決定做一個死去的好人。
那就簡單咯,影片最后想說的就是人性本善么。
不論事實是什么樣子,我想成為一個死去的好人。
就是這么簡單。但是如此簡單的一個選擇為什么會讓我們觀眾看了以后不寒而栗呢。
這就涉及小李子最后愿意做的那個手術了。
額葉切除手術
大腦每個半球分為四個葉,額葉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大約占1/3體積,切除以后人會失去很多功能,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性格。幾乎就是一個行尸走肉,和正常人相比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還可以呼吸。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在現在看來絕對是極端不人道的手術,可是當年手術的創始人莫尼茲卻因此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并且此手術被廣泛用于治療不聽從管理的精神病患者。
這個手術在著名影片《飛越瘋人院》中也被提及。
《飛越瘋人院》改編自美國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說,在《飛越瘋人院》一書問世以后,美國和歐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對濫用電擊治療及虐待精神病人的運動,通過了限制精神病院權力的法律條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狀況才得到很大改善。
作為一個人,寧愿成為行尸走肉也不愿背負一個沉重的過去(不論這個過去是真是假)。看著男主說了這樣一番話后,最后選擇進入手術室。
如果他有罪,那這一刻,的確去贖罪了。
如果他沒有罪,那就是政府的陰謀和人性的從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個人認為這才是影片最終要表示的內容。
感謝大家,今天閑扯到此結束。
PS:想要獲得文章轉載授權,合作約稿等可以聯系筆者個人微信:lzd0103,當然也歡迎來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