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的奠基人代表--清明節,追憶我的姥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年清明節與眾不同,對各個歷史時期、各行各業犧牲的英雄們的追悼和紀念尤為隆重,我非常感動,這是為社會樹立正念、鼓舞正能量所必要的。

在對這些為“大家”舍生取義的英雄深深致敬的同時,我也想到對我的“小家”有貢獻的我的祖輩。

遠離家鄉,不能為他們掃墓,就讓我寫點文字,寄托我的敬意吧。

在我的四位祖輩(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中,姥爺的印象是最模糊的,然而他又是最值得說說的。

我要講的事情可能太久遠,與現在的生活天上地下,我的孩子也許無法想象,但這是生命的記憶,是本,忘記它,我們便失去了根,更無法體會現在生活的幸福。

姥爺的印象模糊的原因很多,四位老人中他的年齡最大,去世最早(距今40年了)。和他共處的階段也就是我生命最初的4-5年。

他性格沉穩,不愛張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是扎到人堆里很難再找到的那種人。隱約記得:他的個頭不高也不矮,短發花白,瘦削的臉龐滿是皺褶,尤其在笑得時候,皺褶更多,下巴上是一小縷白白的山羊胡。

印象中他待在家的時間很少,他的社會工作是生產隊的看場員,相當于現在的庫房管理員。他從不睡懶覺,一大早他就背著一個碩大的柳條筐出門了。晚上吃飯時回來,他吃力扛著柳條筐回來,他的駝背顯得更駝,筐中塞滿樹枝、枯葉,這是他回家路上幫姥姥撿的做飯用的燃料。偶爾他會從懷中哆哆嗦嗦地摸出一根紅紅的微熱的胡蘿卜悄悄遞到我跟前:“妮兒,趁熱吃吧。”

在那個物質極度貧乏的年代,我家的經濟狀況雖有爸媽兩個人在掙工資應該說還不算太糟糕,但仍然是很拮據。肚子不會挨餓,但美味、營養全都免談,零食更是稀罕物。甜甜的軟軟的胡蘿卜在當時的我的眼里其魅力不亞于一個糖果。于是,傍晚常常期盼姥爺回家,期盼那個香甜的胡蘿卜。

更多的時候,他蹲在家里的椅上,笑吟吟地看著姥姥屋里屋外的忙活,看著孩子們在眼皮底下玩耍。他的故事多是從母親口中得出。

姥爺雖然沒文化,他所受的教育是鄉間千年口口相傳的儒家思想。

他很善良、正直。

在鄉下人的眼里,這種善良近似于懦弱無能。

他的同父異母的姐姐嫁給了一個外村的地主,那個姑姥姥估計同樣是善良懦弱,在家中不主事,也幫不了她兄弟。不知哪天地主姐夫高興了,給他派個差事—替他收租。

我姥爺奉命挨門挨戶地去收租,解放前農民的日子過得都很緊巴,收租子其實是個很棘手的活,非是硬心腸的人做不來,何況是姥爺這種人。當對方低三下四說句討饒的話“兄弟,家里人生病,沒錢呀,再寬幾天吧。”我姥爺斷然不會仗勢欺人,逼人交錢或搶東西。于是,收租子的活再與他無緣。

老實巴交的姥爺還與他的堂兄合伙做過饅頭生意,我的姥姥負責做饅頭,他在集市上賣。做生意的他童叟無欺,絕不缺斤短兩。自然生意不可能賺錢,以散伙告終。

他脾氣好,尊重姥姥,算得上是妻管嚴。姥姥很要強,在最艱苦的快要餓死人的時候,在看不到命運轉機的時候,姥姥也曾想逃避,想一走了之,脫離苦海。是姥爺的人格魅力打動了她,留下了她,兩人相依為命,共同孕育了四個子女,白頭到老。

姥爺從不重男輕女,這讓他與眾不同。

當時農村沒有節育手段,孩子是一個接一個地生,窮人家生了女孩,養不起,總是溺死或送人,把家里的僅有的資源用在男孩子身上。母親姐妹三人,每當姥姥或親戚勸他將女孩送人時,他總是拿出少有的固執和堅決,“一家人,活在一起,餓死也要在一起”。他講不出大道理,對家人的感情,對家庭負責的態度深深地影響著家里的每一個人,形成了我們的互助互愛的家風。

他用他綿薄的力量和姥姥一起支撐著這個家。

受他和姥姥的影響,我的母親也很要強,從不在困難面前低頭、在努力和爭取前服輸。

最讓母親感念的是他對子女教育的重視,他的認識不說是超前的,但至少是超出他那個歷史時期,他所屬的社會層次的普遍認知的。

他鼓勵母親讀書,這是少有的與姥姥意見相左的又一點。

在富裕的家庭這也許不算什么,可在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家庭這是多么不易。

大姨、二姨與母親年齡差距大,她們出嫁后,家里只有母親一個孩子,極缺幫手,在姥姥無窮無盡的懷孕,坐月子的歲月中,姥姥常常要求母親去做家務而不是學習。其實家家如此,同齡女孩很多壓根就沒進過學校。雖然說解放了,新社會鼓勵女孩讀書,但在現實逼迫下農村的女孩即使入了學,讀不了多久就會輟學幫家務。媽媽很孝順,照顧姥姥,家務活一點沒耽誤,上學自然不能保證全勤。她曾動搖過,像小姐妹們一樣生活算了,家務之余還可以聊聊天,一同玩耍。當時母親學下去的支持來自于姥爺。

“妮兒,你要學下去,有用!”

姥爺不僅是說說,他還從牙縫中擠出錢背著姥姥買省不了的學習用品。媽媽克服了一切困難,斷斷續續地堅持著學習,最窮的時候,母親撿過別人用剩后丟棄的鉛筆頭。

倘若沒有他的先見之明鼓勵媽媽學習,媽媽可能很早就嫁人,不會參加工作,不會嫁給爸爸,不可能為我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

姥爺的為人和理念不僅鼓舞著母親,在我面臨困難的時鼓舞著我,再難有姥爺當時難嗎?

他雖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他在我心中卻很偉大。

他不僅給我1/4的DNA,還因為傳遞了堅韌、善良、正直的家風,影響了母親從而影響了我,姥爺的故事已成為我們家庭的記憶,值得傳送下去的家庭財富。

他是我生命的無數奠基人的代表。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在享受著讓很多人羨慕的生活的時候,我想起了我的姥爺,姥姥、爺爺、奶奶及未曾謀面的其他祖先,是你們的骨子里的優秀品質和對生活的執著和奮斗,成就了我的幸福生活,我感謝你們。

看好萊塢動畫片《尋夢環游記》有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只要有人還記得他們,他們便永遠活著。

我不會忘記你們。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